<p class="ql-block">听外公说过他的叔叔是刘文岛。但外公並没有多说什么。在此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之际上网查了一下,很是骄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文岛:国民党上将与外交奇人</p><p class="ql-block">• 出身与早年经历:刘文岛,湖北广济人,1893年生,与毛泽东同年。他早年就读于保定军校,后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精通英、法、德语,是国民党公认的才子 。</p><p class="ql-block">• 政治与军事生涯:• 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党代表、武汉市市长、国民政府驻德国公使等职。</p><p class="ql-block">• 在蒋介石下野时主动辞职,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度 。</p><p class="ql-block">• 传奇外交事件:据传1932年在德国的一场外交宴会上,刘文岛因不满希特勒的傲慢,与其展开“酒战”,最终将希特勒灌醉,此事在西方广为流传,被视为中国外交官的“扬眉吐气”之举 。</p><p class="ql-block">德械师:中德合作的军事结晶</p><p class="ql-block">• 背景:1930年代,中华民国与德国展开军事合作,德国顾问团在华协助整编部队,形成了所谓“德械师”——即装备和训练均采用德式标准的国民革命军部队 。</p><p class="ql-block">• 代表部队:包括中央教导总队、第87师、第88师、第36师等,这些部队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投入前线,虽英勇但损失惨重 。</p><p class="ql-block">• 装备特色:使用德国M35钢盔、毛瑟步枪、MG34机枪等,是当时中国装备最精良的部队之一 。</p><p class="ql-block"> 刘文岛与德械师的联系</p><p class="ql-block">刘文岛作为驻德公使,正是在中德军事合作的关键时期(1931年起)担任要职。他在德国积极推动兵工厂建设计划,并协商引进德国火车头与车厢以改善中国军运系统 。虽然这些计划最终因国民党内部问题未能全面实施,但他的努力为德械师的装备与训练奠定了外交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