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医调未病,预防更重要</b></p><p class="ql-block">🌻《扁鹊心书》中的《需识扶阳》一节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亦可保百余年寿矣。”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说:“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月,喜逆灸以防之。”由此看出墨灸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之气不能着人。”就是说病还没来,从而把它赶走。</p><p class="ql-block">由此可以看出,医学界对“预防”的认可</p><p class="ql-block">🔹一、预防为主</p><p class="ql-block">墨疗预防方法是从人体健康状态的两个方面着手:健康未病态、欲病未病态(亚健康人群)。</p><p class="ql-block">🔹二、扶正祛邪</p><p class="ql-block">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因而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有利于预防养身体。</p><p class="ql-block">🔹三、平衡阴阳</p><p class="ql-block">疾病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阴阳不平衡,出现偏胜偏衰的结果。因此,调节阴阳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乃是预防养生的根本法则之一</p><p class="ql-block">🔹四、养气血</p><p class="ql-block">气血是各脏腑及其它组织功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各有其功能,又相互为用。养气血是以“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为原则,使它们的关系恢复协调。</p><p class="ql-block">🔹五、协调脏腑功能</p><p class="ql-block">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因此,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功能协调,才能收到较好的养生效果。</p><p class="ql-block">🔹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p><p class="ql-block">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个人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因此,在预防、保养时,必须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制定出适宜的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