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立秋后白天依旧炎热,时值中伏,表示高温天气还有二十多天,但是早晚温差开始变化。黄帝内经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h1><h1><br></h1><h1>容平,是说从容平静的意思,开始出现秋风,大地清明,秋高气爽。古人反复告诉我们,这个时间应该早睡早起,要把心神、心思都收回来了,收敛神气,秋应肺,这个季节可以借助秋天肺气生发,多深呼吸,让肺气在身体里通宣理达。因此秋季养生即应保养此“收敛”之气。</h1><h1>使用空调要节制,过冷的话,引发秋冬季节肺气虚寒。秋天不收的话,会伤及肺,到冬天时,冬主收藏想藏你也藏不住,就会咳嗽、腹泻,会漏精,冬天闭藏的能力就会下降。</h1><h1><br></h1> <h1>饮食上宜减辛增酸</h1><h1>入秋后,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尽量少吃过于寒凉和生食大量瓜果,秋季肺脏当令,易于伤肝,因此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避免再吃过度冷饮,西瓜,绿豆汤这类消暑饮品。</h1><h1>秋季宜食山楂、石榴、柠檬、酸枣、乌梅等酸味食物。食酸味可以强肝以防肺金克伐肝木,酸味、甘味的食物亦可化阴以润燥。</h1><h1>甘味如梨、甘蔗、百合、山药,桑葚等。</h1><h1>秋宜少食辣椒、韭菜、葱、姜,少饮白酒,即减少辛温食物,这样减少辛温耗伤津液,太过干燥发生。</h1><h1><br></h1> <h1>时令饮食</h1><h1>酸梅汤是传统的消暑饮料,制作原料主要有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等材料。常饮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h1><h1>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正宗酸梅汤一定是用乌梅、冰糖熬制的,可添加山楂、桂花、或者陈皮、各家配方不同。酸梅汤需要长时间熬制才能充分发挥功效,若使用白糖,不仅味道甜腻,容易上火,熬久之后还容易发苦,既影响健康,也影响口感。而冰糖则不同,不仅可以保持酸梅汤原有的风味,也可以中和酸梅汤中多余的酸度,还可以起到“药引”的作用,充分引发乌梅、山楂消油解腻、开胃健脾的功效。只需添加少量避免摄入过多糖分。</h1><h1>诊所配方的天然乌梅饮药材料包,一次煮8~10碗水约1500ml,沸腾后转小火熬20-30分钟熄火,捞掉药材,加入黄冰糖60-80克,待凉后可以饮用。功效:生津止渴,开胃健脾。今年还有2.0版是成人去湿消油腻的乌梅汤,不需要加糖。团购可以跟单。</h1> <h1>上海神宏中医门诊部陈瑞莹医生</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