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学中医?

惠建峰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21年在央视的一个栏目上采访过北大的一位医生,他们有这样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倪萍 问:</span>所有的患者到医院来都希望能起死回生,妙手回春 ,那么结果怎么样呢?</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医生答:</span>几乎所有的慢性病治不好,能够治好的病两只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p> <p class="ql-block">  有位置换了膝关节的姐姐给我说自己从关节疼到关节置换的时间是十年,这十年的时间基本就是吃止疼药,医生没有什么好办法。 事实上,大家医跑多了,就会发现医院那些常规的医疗手段,对于当前这些慢性病和功能性疾病,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已。</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不仅国家导向是发展中医药, 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中医,甚至开始自学中医。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个人以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老百姓对现行医疗手段的失望。他们希望通过自学中医来解决自己或家人的健康问题,就像前几年中里巴人写的《求人不如求己》书名一样。有幸再次成为宁夏老年大学中医养生的讲师,先将自己这些年自学中医的一些体会分享与大家。</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避开寻医问药的 “雷区”</b></p><p class="ql-block"> 中药自古是中医用以战胜疾病的主要武器,比方说现在很多人知道黄芪能补气,但你知道黄芪补哪里的气?有一次有个朋友说自己最近心气虚,买了一些黄芪 喝,我说黄芪是补肺气补脾气,并不能补心气啊,何况你血压那么高,黄芪一定要慎用。你要了解这些知识,正确服用这些药材或给他人解释清楚,就是你的话语权都来自于你的中医理论基础。我们中医养生讲的其实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但中医基础理论晦涩难懂不好讲啊,也不好懂啊!所以,我会穿插历史故事,正所谓<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古往今来传智慧,家长里短暖人心。</span>目的是尽量给大家讲的生动一些,好理解一些,总之,中医基础理论课是治病或养生保健一个迈不过去的坎。 再比如中医基础理论讲的是阴阳五行,很多学中医人就在阴阳五行给他打回去了,觉得太难了。可是你不学阴阳五行你怎么去辨别这个人是一个阴虚(热症)还是阳虚(寒症)?比如很多人嘴干觉得是阴虚,事实上嘴干也有可能是阳虚导致的。</p><p class="ql-block"> 清末名医郑钦安云:<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span>”因此,中医应该在阴阳寒热的辨识上下功夫。如果阴阳识不清,寒热辨不准,没有热你去清热(有些人一便秘吃三黄片),结果受害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阳气,是人的寿命。 系统学习中基后,我们就不会盲目用药,更不会轻易被这些虚假宣传误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穿越知识迷宫,避开学习误区</b></p><p class="ql-block"> 中医不仅仅是一种医学体系,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道家、儒家、佛家等哲学思想,并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整体(你看南方人和北方人,尤其是小孩一眼就能看出来),强调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以及天人合一的理念。这种哲学思维,让中医不仅仅停留在治疗疾病的层面,更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这种理念正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预防疾病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深入学习中医,希望通过自我调理,改善健康状况,提升生活质量。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那些宣扬学习捷径的说法,那些声称能让你在三两个月内速成中医的,无疑是骗子。真正系统学习中医,一定要有一个知识框架,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才能真正掌握中医知识,为后续的实践打下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改变生活方式,比吃药更有效</b></p><p class="ql-block"> 不要总想吃什么药,不要指望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用药物来解决。生活方式病其实指的就是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娱乐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导致的躯体或心理方面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导致的疾病。说到不良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饮食、烟酒、起居、运动</span>四个维度分别来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饮食:</span>“早餐不吃、午餐凑合、晚餐撑个饱、睡前吃夜宵”,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高盐、高糖(饮料)、高脂、高热量饮食等等,这些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烟酒:</span>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发现,和不吸烟的人相比,长期吸烟的人得肺癌的概率要高出10倍,得冠心病的概率要高出13倍,那么肺癌和冠心病就是吸烟这个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生活方式病。</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过度饮酒.</span> 长期频繁喝酒会对肠胃造成负担,导致肠胃炎。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肝脏受损。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心律失常</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起居:</span>主要包括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作息不规律、睡眠时间不足等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运动:</span>主要指的是久坐少动(打麻将),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突然剧烈运动(不安全)。</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抵御欲望诱惑,收获内心安宁</span></p><p class="ql-block"> 中医不仅关乎身体健康,还能影响我们的心态和生活态度。系统学习中医后,你会明白,我们生活中东西并非越多越好,房子不必追求越大越好,汽车也不是越贵越好,金钱更是如此。 中医倡导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span>,保持平和的心态,减少过度的欲望,能让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处于良好状态。当我们被欲望驱使,过度追求物质和功利时,内心往往会充满焦虑和不安,进而影响身体健康。而系统学习中医能帮助我们调整心态,以更加豁达、从容的态度面对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