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小飞鱼</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243936</p><p class="ql-block">图片9张自拍自注+网络1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哪个博物馆,青铜器的展区都是游人比较多的地方,今年的5月1号,我到辽博去参观,有两个地方几乎挪不动脚,一个是辽博的玉猪龙,一个就是这个“西周·卷体夔纹蟠龙盖罍”。我主要从四个方面分享一下我学习到的青铜罍<span style="font-size:18px;">léi</span>的相关知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梁王争罍”历史典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构造及纹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以罍腹部为例简介范块合铸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拓展青铜罍是南北方文化交融的实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梁王争罍”历史典故:要介绍这件“西周·卷体夔纹蟠龙盖罍”léi,我们先看这样一个典故“梁王争罍”,就能知道罍在古代收藏家眼中的地位如何啦。“梁王争罍”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梁王世家》。其中记载汉文帝和窦后的儿子梁孝王刘武是当时有名的古物收藏家,其中的一件罍,被刘武视作至宝,他临死前立下遗嘱“善保罍樽,无德以与人”,就是让子孙保护好罍,千万不要把它赠送给外人。后来刘武的孙子刘襄继位(梁平王),他的任王后向梁王刘襄索要这件罍,因梁王刘襄宠溺任王后,置刘武祖训于不顾,不听祖母窦后劝告,强行将府库中的罍送给任王后,后来有人将此事告于朝廷。汉武帝等人认为梁王不孝。下令将粱国削去八座城池,并将任王后斩首于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西汉时期,一件罍就价值连城(削八座城池),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件“西周·卷体夔纹蟠龙盖罍”,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当时争夺的那只罍,但时间又流转了千年,更显得弥足珍贵,成为稀世瑰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构造及纹饰:这件“西周·卷体夔纹蟠龙盖罍”整体分为器盖、和器身部分,盖上有一钮,器身圆肩,深腹,高圈足。肩部有两道玄纹,腹部有兽耳衔环和鋬。首先我们看到盖顶上有一个立体龙,正面看它有两只圆柱状巨角,平顶,上窄下宽,双角有简单纹饰,角顶有深刻痕,铜锈斑驳,双目圆睁,噘嘴,两道长眉,额上有星,下颌有镂雕花纹,两只小耳更添灵动,两前肢蹲踞盖顶,似要跃起装,龙爪清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侧面看龙首蛇身,全身遍布山字纹,蛇身盘绕在盖顶,它就是传说中的蟠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腹部肩部的两侧,有两个兽型耳,耳是蟠龙上又雕龙,同时浅雕简化的夔龙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侧面看兽耳,和盖上的蟠龙头部形态是不是很相似?尾部翘起,兽耳套了一个铜环叫兽耳衔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腹部有大型的饕餮纹和兽面纹,采取兽面纹居中,饕餮纹护持的方式,兽面纹的上方有一个小的兽面,同时能看见清晰的云雷纹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腹部近足处有一个牛角兽首鋬,我的拍摄角度只能看到鋬,看不清牛角兽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腹部近足侧和圈足上都有无角的小蟠龙围绕一周,与盖顶的蟠龙相互呼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以罍腹部为例简介范块合铸法:那这件精美的青铜“卷体夔纹蟠龙盖罍”是怎样铸造的呢?我们以它的腹部为例简单介绍一下,首先要制作腹部的模型,这个模型就叫做“范或模”,然后根据腹部的大小和纹饰的复杂程度,把泥土分成若干个小块, 平铺在腹部的外表,等到泥土干后,从腹部上剥落下来,就形成了腹部外表的外范/模,之后再用泥土制作一个与腹部容积,体积大小相同的内范/模,把内外两层范/模套在一起,中间就形成一个空腔,将融化的青铜浇到空腔里,等青铜冷却之后,去除内外范,就得到我们要的罍的腹部,上面的兽耳也是这样制作的;合铸就把单独制作的腹部和单独制作的兽耳焊接在一起的,焊缝处用锡铅合金填补打磨。分别做范浇铸后再焊接在一起就叫范块合铸法,是铸造青铜器的一种常用方法。这件卷体夔纹蟠龙盖罍要做多个范/模,经过多次焊接,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复杂而繁琐的工艺,对工匠的技艺也要求极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此器于辽宁喀左小波汰沟青铜器窖藏出土,当青铜的流光掠过西周,这件“卷体夔纹蟠龙盖罍”以其满布的云雷底,浅雕的夔龙纹,大型的兽面纹,萌萌的蟠龙盖,展现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巅峰水准,虏获了众多游客,成为青铜展厅里的最爱展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来欣赏一下这件来自千年前的酒器和礼器–“西周·卷体夔纹蟠龙盖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拓展西周早期南北文化交流的实证:我能看到这件“西周·卷体夔纹蟠龙盖罍”,已经觉得很惊艳了。同款西周青铜圆形盖罍,在我国其他地方还发现了三件,虽然从纹饰和细节上有一些差异,但总体来看很相似,盖上都有一个萌萌的带角小动物。加上辽博的一件,总共有四件,我们也顺带欣赏一下它们风姿,由于文章的篇幅关系不再进一步阐述。从左到右依次为卷体夔纹蟠龙盖罍(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盘龙盖兽面纹铜罍(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羊首兽面纹铜罍和兽面纹铜罍(均为四川博物院馆藏),造型相仿的铜罍在南北方不同地域出现,说明西周时期南北方是有文化交流的。(最后这张图为网络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