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求救信号”!入园后这些行为要注意》——省府幼新生入园温馨提示系列宣传五

山西省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踏入幼儿园,是成长中重要的一步。然而,面对新环境,他们可能会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表达内心的不安。读懂这些“小信号”,用爱与理解陪伴他们渡过适应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关注孩子入园后的那些“求救信号”,学习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回应他们。</p> 信号识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频繁说“肚子痛”“头痛”(无病理症状)</p><p class="ql-block">明明身体检查没有问题,孩子却总在入园前或白天突然喊“不舒服”。这可能是他们对陌生环境产生压力后的生理反应,就像小刺猬竖起尖刺,用“生病”来寻求安全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里哭闹、做噩梦</p><p class="ql-block">白天在幼儿园表现平静,晚上却频繁惊醒、哭闹,甚至说“梦到找不到妈妈”。睡眠中的不安,往往是白天压抑情绪的释放,说明他们在潜意识里仍对分离感到焦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然变得粘人或暴躁</p><p class="ql-block">以前能独立玩耍的孩子,突然寸步不离地跟着你,或者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摔玩具。粘人是想确认“你不会离开”,暴躁则是他们无法消化情绪时的“失控”表现。</p> 从容应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孩子发出这些信号时,别急着说“你怎么又这样”,试试这三步,帮他把情绪“说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先“接住”情绪,别否定</p><p class="ql-block">蹲下来抱抱他,轻轻说:“妈妈看到你不想去幼儿园,是不是有点难过呀?”——先承认他的感受,比急着“纠正”更重要。孩子会觉得:“原来我的不安,妈妈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帮他“说”出心里的话</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说不出原因,你可以试着引导:“是不是担心妈妈下午来晚了?”“还是觉得在幼儿园没有熟悉的小朋友,有点孤单呀?”——帮他把模糊的情绪变成具体的“小事”,不安就会少一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用“小约定”给孩子安全感</p><p class="ql-block">比如拉钩约定“妈妈下午第一个来接你”,或者让他带一件熟悉的小玩具(比如常抱的小熊)去幼儿园——这些“小仪式”能让孩子觉得:“即使和妈妈分开,也有东西陪着我,妈妈一定会回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入园适应就像学走路,孩子难免会摔跤、会犹豫。但只要我们和孩子站在一起,读懂他的每一个小信号,陪他一点点熟悉新环境,那些“小不安”终会变成“小勇气”。让我们携手,做孩子情绪的“翻译官”,用爱读懂他们的每一个信号,陪伴他们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都充满安全感与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