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六是野牛们铁定的越野跑时间,这天刚好是传统的火把节,一部分队友到六盘水参加马拉松比赛,只有5人参加当天的活动。前段时间的几场暴雨,给喜欢越野跑的人们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我们在仁寿门前集合的磨坊沟,多少年来第一次见到了潺潺流水。是长时间没爬山的缘故,还是前一天酒多的原因,爬石马山感觉很累,双腿如灌了铅似的无力,不一回儿就大汗淋漓。到了山顶的风吹垭口,500米长的石板路从山洼下行,两旁植被荫郁葱葱,石板上马蹄印深陷,行走期间如同穿越时空隧道,每次经过时必打卡留念。不远处是绿茵茵的草坪,几株高大挺拔的华山松点缀其间,景色别致,虽是阴天,但光线明亮,拍出的照片,真是美极了,看两名美女队员的快乐劲,你也一定会被感染。</p> <p class="ql-block"> 掩隐于大山中的青岗坝十分漂亮,近几年成了城里人休闲渡假之处。十几天前的一场暴雨使部分农户受灾,我们常在山脚休息的一小商店家受灾严重,冬春干涸的青岗坝河水暴涨,哗啦啦的向南流去。从青岗坝翻山到乌头塘8公里的古道上,途中下起了小雨,到山顶进入了人迹罕至的石板路,由于每年要往返多次,对古道的勃勃兴致也减了,石头上布满青苔,林中飘来腐叶的味道,有的路段荆棘低垂,需匍匐前行。钻出森林,眼前是一片蕨菜地,视觉无比空旷,飘渺的白云绕山,真乃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古道来到一片栗树林,远远地看见枯叶中有朵朵红点,走近一看,是大红菌,也有青头菌,路边、山坡上、栗树下,一朵、两朵、一片,“哇,这么多,找到菌子窝了”,拍照、拾菌,高兴极了。被山珍美味的吸引,我也腾出装食品的袋子,享受着拾菌子的快乐,专挑骨朵和硬的菌捡,不一会就装满了一袋。5人整整拾了三大袋,“根本拾不完,根本拾不完!”先享受了一番拾菌的快乐,至于提着菌子还要经长途跋涉的痛苦,那已是后话了。</p> <p class="ql-block"> 转过一个山湾,远远地就听到了哗哗的水声,这是从乌头塘林场流出的河水,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名曰干河,山下的村子也叫干河村。继续前行到乌头塘林场,还有近1公里路程,需多次趟水过河,这是一个旱蚂蝗多发区,许多队友在这个季节到乌头塘,都曾被蚂蝗叮咬过,甚至谈蝗色变。我们决定沿干河返回,补给后开始下山。山路狭窄陡峭湿滑,需十分小心,生怕摔跤损坏菌子,近3公里的下山路,走了近40分钟。到山下的水泥路才开始小跑,到黄草坝岔路口又开始爬坡上山,在村子路边找到了一户热情的村民家休息,刚坐下不久,乌云密布,大雨倾刻而下。正在洗手的香樟树一声惊叫,发现脚上有蚂蝗,大家急忙脱去鞋袜寻找,我一下找到了6条蚂蝗,好在没被叮咬,用食盐将其杀死。</p> <p class="ql-block"> 40分钟后,雨小了,我们撑伞出发。继续爬山的小路,是一个深邃阴暗的沟槽,竹林与灌木几乎覆盖了道路,浑浊的雨水顺沟槽而流,雨水很快浸湿了鞋袜。沿防火路蜿蜒而上,山顶的分水岭,雨水形成的小溪沿山洼分东西而流。 到山顶的竹林开始下山,在石头沟槽的溪水中前行,需十分小心,有的路段已无法撑开雨伞,只能任凭雨水淋透衣裳,湿透的全身令人寒颤。蛇形走路、拉着树枝丝滑、屁降,在湿滑的路上一不小心又摔一跤,摔跤还能前赴后继,嘻笑声一阵又一阵,大大的泥巴印章是最好的奖赏,袋中的菌子受损又成遗憾。</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经常从石棺材山洼上下山,平时沟里没水,这天却河水哗哗响。白纸房到耿家坟已修建成水泥路,上游道路宽畅,河路分离,是一条优美的途步和越野线路。十多天前的一场暴雨,上游三个山洼的雨水集中下泻,暴涨的山洪改变了河道走向,道路几乎尽毁。到谷底,雨终于停了,我们沿无路的河道行走,跳河、趟水、上岸、下坎,4公里的行程,一直重复着以上动作,不仅走得慢、走得累,还要防止石头崴脚。流动的河水也给蚂蝗游动创造了条件,我总感到腿脚有被叮咬的感觉,但一直要趟河水,停不下来,等到了水泥路的堤坝上检查时,掀开防沙套,鲜血从腿上和鞋袜上渗出来,5条吸血圆滚的蚂蝗被拍打下来,用小石一搓,血染一片。有人说,这是自然的无偿献血、还排毒,哈、哈哈!不知是血型,还是红色跑鞋的缘故,蚂蝗特别亲睐于我,找到的蚂蝗最多,自然献血也最多。到今天,被蚂蝗叮咬的地方仍红肿,奇痒无比。</p> <p class="ql-block"> 来到耿家山的水泥路上,我们放心的跑起来了,这段公路多处被冲毁,有的地方河道被堵塞,河水沿公路流淌,公路也变成了河流。下午6点,终于安全到了白纸房,身体也被跑暖和,甚至再次出汗了。这天的爬山涉水,是一次独特的洗礼,雨声、水声、风声、笑声、惊叫声,还有自己的呼吸声,构成了最动听的乐章。虽然山路泥泞,但山顶的风光,山中的山珍,都是对自己最好的奖赏。摔跤的泥巴印章,蚂蝗叮咬留下的疤痕,将是自己坚持与心灵成长的永久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