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说入伏

<p class="ql-block">今天入伏!而且是10年一遇,最短的三伏天来了!但是这最短的三伏天,会特别热吗?看农谚咋说!</p> <p class="ql-block">最近刷手机,到处都在说,今年三伏天,是10年一遇的最短三伏天!我当时就纳闷了,这三伏天还有长短之分?</p> <p class="ql-block">再一看,好家伙,今年从7月20号入伏,到8月18号就出伏了,拢共才30天。</p> <p class="ql-block">过去十年,可都是40天的“加长版”三伏,难怪大家都在讨论,这少了10天,今年三伏天还能热到哪儿去?</p> <p class="ql-block">这三伏天的长短是咋回事?其实三伏天的计算挺讲究的,初伏和末伏固定是10天,中伏就没准了,有时候10天,有时候20天,这就导致三伏天有30天和40天的区别。今年就是中伏只有10天,所以才成了最短三伏天。</p> <p class="ql-block">说到这,肯定有人要问了,今年三伏天这么短,还能热吗?咱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或许能给咱们一些提示。有句农谚叫“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热死牛”,今年7月20号才入伏,算是入伏晚的,按这说法,这个三伏天会不会热得让人受不了。</p> <p class="ql-block">还有农谚说“公伏凶,母伏爽”,入伏当天农历是单数就是公伏,双数就是母伏。今年入伏是农历六月二十六,妥妥的母伏,按这个老话说,今年的伏天应该能稍微舒服点。</p> <p class="ql-block">但还有个农谚“闰六月,热死牛”,今年农历有两个六月,这么一看,似乎又预示着会很热。这几条农谚放在一起,感觉都把我弄糊涂了,有的说热,有的又说相对凉爽。</p> <p class="ql-block">而且三伏天,一般在小暑和大暑节气之间,这时候副热带高压“掌权”,天气晴朗少云,太阳直晒,想不热都难。</p> <p class="ql-block">虽说今年三伏天短,但专家预测,高温可能更集中。就拿初伏来说,华北平原这一片,可能就会出现持续一周以上的38℃高温。中伏赶上大暑,“桑拿天”肯定少不了,空气又闷又热,感觉喘气都费劲。</p> <p class="ql-block">末伏虽说立秋了,可今年是“秋包伏”,立秋后还有十几天在伏天里,按照“秋包伏,热得哭”的农谚说法,炎热大概率还得持续。</p> <p class="ql-block">所以说,农谚和往年经验只能参考,现在气候变化太复杂了。不管今年三伏天到底有多热,咱们都得提前做好防暑降温措施。</p> <p class="ql-block">平时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这个高温时段外出,要是非得出去,一定要做好防晒,带上遮阳帽、太阳镜,涂好防晒霜。</p> <p class="ql-block">家里的空调温度,别调太低,不然进进出出一冷一热的,特别容易感冒。还得多喝点绿豆汤、酸梅汤,清热解暑。藿香正气水、清凉油这些防暑药品也得备着,以防万一。</p> <p class="ql-block">今天入伏。无论如何,伏天正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时期,是秋季丰收的基础,愿您平安度夏。开心一夏,快乐三伏,幸福万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