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数培训夏日炎,学员热情增无减。7月16日,带着问题来到了培训现场:何为“国数课”?这是一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学课结合的课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培训的开始,我渐渐明白了,“国数课”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数学课”的简称,看来,我只猜对了一半。课后,找华老师签名时,对他说:“听您的课让我很震撼,向您学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震撼点一:华老师的站位真的高!有大局意识,有责任担当!把新课标中提到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心中,用在课中。课前学习的《半条被子》,整节课以“半条被子”为线,贯穿整堂课,将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融入课中:共产党就是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半条被子给老百姓的人。今天学习的《寒假暖心的早点》,庆丰包子铺的故事,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要“积善余庆、传递爱心”,也让在坐的老师们啧啧称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震撼点二:一张凌晨5:28微信群读书截图,一张人民日报满满的圈点勾画笔记,甚是佩服!启智润心者、培根铸魂者应当如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震撼点三:课堂上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为学生化错。华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总会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回答有误的点,一步步去化错。正如华老师所说,和而不同、不同而和→和谐共生。对于生生对话,也是如此。当学生展示“24.9>4.8”时,并不是说“谁来点评?”而是用“谁来夸,好在哪?”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理解了别人的思路,学会了赞美别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啥也不说了,“追星”成功,收获很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