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善到真 从真到美(新的善)</p><p class="ql-block">理平</p><p class="ql-block">《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高悟性的人(上士),一听说“道”则深信不疑,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地去体道、悟道、修道、行道和得道;悟性一般的人(中士),一听说“道”则半信半疑,似懂非懂,似有似无;没有悟性的人(下士),一听说“道”则大笑不止,认为荒诞不稽,表现出鄙视、讥笑的语态,持完全否定的态度。</p><p class="ql-block">这里所讲的“上士”、“中士”、“下士”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级制度而言的。道(规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个自由这是老子思想的精髓,老子一贯主张:无个人崇拜(不上贤,使民不争);无物质或金钱崇拜(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无色欲乱淫(不见可欲,使民不乱)。这样才能顺应自然(规律)无为而无不为地治理天下,这样天下就不会出现种种危机,就会达到天下有道,人人依道行事,法虽立而无人犯的境界!但人的悟性是有高低的,人的能力也是有上下的。“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后面,悟性浅薄之士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不被“下士”嘲笑就不成其为“道”。 </p><p class="ql-block">笔者认为,人的悟性高低遵循着“道”的运行规律,人的悟性认识是人最高的认识形态,也是一种新的感性认识,它是由理性认识升华为悟性认识的。人的认识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善与恶——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真与假——这是有一定理论功底的人所具有的认识,它是判断这是真理,还是谬误的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升华为悟性认识(美与丑——新的善与恶,即新的感性认识,我们有时往往会有一种大彻大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认识,如,啊太美了!真完美!太自然了!等等,其实这种认识就是悟性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而学习、实践始终伴随于认识的升华过程之中。我们应当力求认识上的良性循环(规律),即:从善到真,从真到美(新的善),循环往复,以致无穷。我们更应力避认识上的恶性循环(癌症),即:从恶到假,从假到丑(新的恶),循环往复,以致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