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高考地理试题的解构与分析研究》

燕阁

<p class="ql-block"> 今天主要阅读本篇文章的第一个标题SOLO分类评价理论基本内涵概述。阅读后知道了SOLO又被称为可观察学习成果结构,是澳大利亚教育学家比格斯于1982年创建的。</p><p class="ql-block"> 对于比格斯提出的思想理论,我读完是茫然的,不明白认知结构和思维结构有何不同,于是借助deepseek查阅了一下后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b>第一点:具体问题的思维结构与整体认知结构没有直接关系</b></p><p class="ql-block">1. 什么是思维结构和认知结构?</p><p class="ql-block">思维结构(Structure of Thought):指的是你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时,所展现出来的思考方式、步骤和逻辑。比如,解一道数学题时,你是先理解题意,再列出已知条件,然后一步步推导出答案,这就是你的思维结构。</p><p class="ql-block">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指的是你大脑中整体的知识网络和思维方式,包括你所有的知识、经验、理解能力和思维习惯。它是一个更宏观、更复杂的概念。</p><p class="ql-block">2. 为什么两者没有直接关系?</p><p class="ql-block">比格斯认为,你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并不能完全反映你整体的认知结构。也就是说,你在某一道题上的表现(比如做得好或不好)并不能说明你整体的学习能力或智力水平。</p><p class="ql-block">例子:</p><p class="ql-block">假设你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有一道几何题做错了。这可能只是因为你对这道题的具体知识点不熟悉,或者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但这并不代表你的数学能力整体上很差。你的整体认知结构中可能有很多其他数学知识掌握得很好,只是在这道题上没有表现出来。</p><p class="ql-block">3. 对学习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不要因为某一次或某一道题的失败而否定自己的整体能力。</p><p class="ql-block">- 具体问题的表现是可以通过练习和针对性学习来改进的。</p><p class="ql-block"><b>第二点:整体认知结构不可测,但具体问题的思维结构可测</b></p><p class="ql-block">1. 为什么整体认知结构不可测?</p><p class="ql-block">-整体认知结构非常复杂,包含了一个人所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等,这些内容太过庞大且动态变化,很难用某种测试完全测量出来。</p><p class="ql-block"> 现有的测试(比如考试、智力测验等)只能测量到认知结构的一小部分,无法全面反映一个人的整体认知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为什么具体问题的思维结构可测?</p><p class="ql-block">- 具体问题的思维结构是外在的、可观察的。比如,你在回答一个问题时,老师可以通过你的答案、解题步骤、语言表达等,观察到你的思维过程。</p><p class="ql-block">- 比格斯提出的“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OLO,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就是用来评估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思维结构的工具。它关注的是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回答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层次(比如是简单罗列信息,还是能够综合分析)。</p><p class="ql-block">例子:</p><p class="ql-block">假设老师问:“为什么会有四季?”</p><p class="ql-block">- 学生A回答:“因为地球绕太阳转。”——这是简单的、单点的思维结构。</p><p class="ql-block">- 学生B回答:“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导致不同时间地球不同区域接收到的太阳光角度和强度不同,从而形成四季。”——这是更复杂的、关联的思维结构。</p><p class="ql-block">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观察和评估他们的思维结构,但并不能完全了解他们整体的认知结构(比如学生B可能对其他科学概念并不清楚)。</p><p class="ql-block">3. 对学习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考试或作业的分数只能反映你在某些具体问题上的表现,不能完全定义你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通过观察自己在具体问题上的思维结构(比如解题步骤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方法。</p><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比格斯的思想理论告诉我们:</p><p class="ql-block">1. 不要以偏概全:某一次或某一道题的表现不能代表你的整体能力。</p><p class="ql-block">2. 关注可改进的部分:通过观察和反思自己在具体问题上的思维过程,可以找到提升的方向。</p><p class="ql-block">作为学生,你们可以:</p><p class="ql-block">- 在每次作业或考试后,分析自己的解题过程,看看思维结构哪里可以优化。</p><p class="ql-block">- 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气馁,因为具体问题的表现是可以改变的。</p><p class="ql-block">- 老师也会通过你们的回答(比如作业、课堂提问)来帮助你们改进思维结构,而不是简单地评判你们的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