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版本:如何接纳你自己

💓随心而活💓

<p class="ql-block">如何接纳你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常有读友留言问我:如何能够做到接纳?其实,接纳是一种“功到自然成”的功力,前提是你需要具备明心见性的能力。当你提出这个问题时,恰恰说明相关功力尚未修炼到位,但这份探索的心十分可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接纳”这个概念,是在一门课程上,老师说:“爱自己的第一步是接纳自己。”那时,我不断在心里默念“我接纳我自己”。回到家后,我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微微发胖的肚子,内心却十分矛盾:一部分的我充满挑剔,另一部分的我则紧张地问老公:“老公你看我这个胖不胖?”即便老公说不胖,我仍机械地重复着“我接纳我自己”。那时的我,不过是让大脑依葫芦画瓢,就像《西游记》里的六耳猕猴模仿孙悟空,空有其形却缺乏真正的恒心。但值得庆幸的是,有了这份心,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接纳的门,引导我们向更深层的意识探索。在接纳与理解自己这件事上,我也经历了多年螺旋式的成长,每到一个阶段,就会发现自己能接纳、理解自己更多一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初,我一门心思尝试理解他人,后来才明白:理解自己才是根本。当你真正理解了自己,自然就能理解他人。这就好比修行达到一定境界后拥有的“他心通”——你之所以能感知对方的感觉和感受,是因为你先学会了看见自己的内心。如果连自己都看不清楚,又如何看清他人?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在观察他人,实则是被情绪裹挟,被大脑中嘈杂的声音支配着去分析、评判,而非真正地“看见”对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若真想尝试接纳自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修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培养觉察之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觉察是各类修行的必备“硬功夫”。就像“阿弥陀佛”所蕴含的“觉无性”,强调的就是觉察的无量与重要性。没有觉察,就如同在黑暗中前行,连自己身处何处都不知,更别提修行、看清前路和生发出智慧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觉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事后觉察:例如刚刚对孩子发完脾气,胸腔还在剧烈起伏,这时意识到“我发脾气了,此刻我很难受”,并明白难受是因为向孩子发火了。</p><p class="ql-block">2. 事中觉察:当你正高声朝孩子怒吼时,突然意识到“我在发脾气”,在情绪爆发的瞬间觉醒。</p><p class="ql-block">3. 事前觉察:当教育孩子、想要高声吼叫的念头刚一冒头,那些准备脱口而出的话语还未说出口,就能立刻觉察到“我在干什么?我想要什么?”一旦达到这种状态,就如同开启了“改命”模式,跳出了习惯性的反应赛道,迈向真正的明心见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过,觉察的阶段与接纳本身并无直接关联,觉察后,我们要进入下一个关键环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深度理解自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觉察到情绪后,不论处于哪个阶段,都要沉下心来问自己:“我想要什么?”这时候,需要进入深度理解自我的阶段,你能否克制住情绪的爆发,决定了你能否遇见真实的自己。很多时候,外在的狂怒源于内心那个委屈的“内在小孩”在呐喊,但我们常常听不见他的声音。当觉察到情绪后,静下心去观察自己,这就需要修炼“定”的功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开始,情绪波动会很大,面对事情时,内心的反应也十分剧烈。你需要做的就是看着这个内在的自己,任其倾诉,就像生活中那些哭诉的人,即便你一时不明白他们的诉求,但先让他们把委屈宣泄出来。等对方说得差不多,在你快要承受不住时,问一句:“你想要什么?”此时,能量就会聚焦到核心需求上,对方会直接说出内心所想,有人想要属于自己的时间,有人想吃某样东西,或是想去上舞蹈课……这前期的情绪释放,其实就是自我疗愈与自我理解的过程。随着不断疗愈,脾气会越来越小,抱怨也会越来越少,直至能直接表达需求。因为情绪只有被看见、被理解,才是真正的疗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给予自我接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内心的声音说出需求后,至关重要的一步来了——不论对方说了什么,都要坚定地告诉自己:“我接纳你。”之所以会生气、委屈,很多时候是因为潜意识里觉得自己的需求不会被接纳、理解。所以,此刻的接纳如同一场及时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比如一位独自带两个孩子的母亲,在社会观念中,人们总会对母亲提出各种要求,但当她疲惫到对孩子发脾气后,若能静下来与内心对话。内心那个委屈的自己或许会哭诉:“就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也没人帮我,别人的孩子都有人帮忙……”待对方倾诉完,先回应一句:“我理解你确实很辛苦”,接着问:“你想要什么?”当对方说出“我需要自己的时间”时,大脑可能会反驳:“你是母亲,没人帮你带孩子,哪有时间休息?孩子谁来照顾?”但我们要调动内在智慧,坚定地说:“我接纳你。”仅仅这一句话,就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去调整、满足需求,比如在当下的条件下,能否独自在房间或厕所待上10分钟、20分钟,给自己一点小小的放松。如此一来,就不再陷入抱怨,而是真正开始关注、帮助自己成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整个接纳过程中,有三项重要功力需要修炼:一是觉察的功力,通过不断反思,回观自己当时的状态,持续提升觉察能力;二是“定”与“静”的功力,多读佛经能让大脑放空,给真我留出空间,因为只有真我才能给予我们理解和接纳的力量。此外,运动也能帮助平静大脑;三是培养慈悲心,真诚地对自己说“我接纳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看似简单的几步,实则需要不断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会有不同层次的感悟与体验。就像修行中的“九重天”,同样的动作,随着不断修炼,每上升一个层次,都会有全新的领悟与感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我,在面对事情时,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急躁、怒吼。每当情绪升起,我会先看着自己的情绪宣泄,然后给予接纳,待内心恢复平静,再以平和而有力量的状态与人对话。这种状态让我在处理事情时,既能保持温和,又充满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希望大家能按照这些方法,结合自身感受,慢慢修炼。接纳自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必着急,“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一步一个脚印,终会遇见真实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