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平时很少生病,上次生病还是两年前感染新冠,没有这次厉害。这些生病,主要是因为天气太热,我们在外旅行,住宾馆吹空调,外感风寒所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宾馆的空调特别冷,连续几个晚上在冷风中吹,身体终究扛不住了。外部炎热、室内寒冷的剧烈温差,让身体抵抗病毒能力下降。而</span>肝火旺盛的大哥,不仅整夜吹空调安然无恙,连病毒也奈他不了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原本是不喜欢整夜开空调的,这两年身体渐渐好转,加上大哥怕热,不开空调根本无法入眠,我就忽视了。然而事实又一次证明,大哥是铁打的,我是泥做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病,从来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身体与环境失衡的结果,包括与身边人相处的失调。这不能怪大哥,他是好心跟我一起去带我爸看病的,只不过我们在路上玩了几天。不过,本来在大暑或者大寒天出远门,就是自找苦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病之后,大多数人会选择去医院,把问题交给医生处理。而我几乎不去医院,小病一向靠自己扛一扛,最多去药房买点药。这次之所以去了黄梅县人民医院,是因为我原本计划去武汉,我爸还等着我带他去石家庄看病呢,我不能爽约啊,我那时还不知道自己感染了新冠,就想让医生给我挂个水,赶紧好了算了,我好去武汉。到了医院,急诊医生让我验血,验完血,一看阳了,直接建议我住院治疗,我说能不能门诊输点液,想尽快启程去武汉。医生说你都这样了,白细胞高的吓人,咋能不住院呢。我只能打电话给父母,他们劝我回上海治疗,于是我买了高铁票,踏上了归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上海,我没去医院,而是选择回家休息。为了防止路上病情加重,大哥在药房买了据说能治疗新冠的“特效药”,我吃了一颗,整个人昏昏沉沉,回到上海又吃了一颗,便昏睡过去。药物让我恶心反胃,我意识到不能再继续服用,于是拨通了我认识的一位贵州中医的电话。他给我开了一剂方子,但大哥不信中医,不肯为我抓药,我实在没力气外出,只能在网上下单,两天后才收到药。</p><p class="ql-block">第三天早上,我就感觉好多了。第四天天喝上了第一剂中药,整个人仿佛从紧绷中松脱下来。也许是身体本就在恢复,但中药无疑加速了向好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病从来不是被药治好的,而是靠身体自身的免疫力。药物只是辅助工具。如果必须吃药,我首选中药。我不是反对西医,而是和我的个人体质有关。我母亲是医生,我从小在医院长大。小时候体弱多病,打针吃药成了家常便饭,结果身体却越来越差。后来因为反复发烧,扁桃体被割掉了,那时的医学观念认为它是无用的。直到后来才知道,扁桃体是抵御细菌的第一道防线,是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开始明白,身体的每一个微小器官都值得被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长大之后我,就几乎没在打针,吃过西药,奇怪的是,身体反而比小时候健康了许多。其实,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无法真正“治好”病,关键还是在于自身的锻炼、心态和饮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哥一家都是西医粉,大年三十在小姑家过年,她孩子发烧,二话没说,小姑子就把他送到医院去打吊瓶。听说我阳了,小姑赶紧打电话说,她有治新冠的德国特效药,快递给我,我说不用了,我已经快好了。我的公公婆婆每个月吃的西药论把抓,也活到了快90岁。这只能说明他们一家人有适合西药的体质。大哥是更加特殊的材料,不过他若生病了,也会选择吃西药。</p><p class="ql-block">他们家里的人相比同龄人都健康得多,而且有长寿基因。这说明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医疗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其中的大头是遗传、营养、心态和生活方式。我们只能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并不反对西医,它在急症救治方面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在现代医学深入到分子结构层面的今天,治疗手段越来越精细。但我不喜欢用化学药剂去改变我的身体结构,我更愿意活得顺其自然一些。这完全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最难受的那个晚上,高烧超过39度,但我依然没有想过要去医院。我相信自己能扛过去,于是决定用这具血肉之躯,做一次关于免疫力的实验。我想象着体内无数细胞与病毒展开激战,白细胞在前线英勇奋战,尸横遍野,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第二天早晨,体温降到38度多,我知道,我过了第一关,后面的战斗会越来越轻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主要是呼吸问题,肺部感染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几乎是平时的两倍,身体迅速消瘦,三天瘦了四斤。别人说“呼吸能减肥”,我还不信,现在看来是真的,而且比跑步还有效。但我的呼吸肌抗议了,他们像抽了筋儿一样的疼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尝试调整呼吸方式,因为我平时做瑜伽,对呼吸法有一定研究。我采用延长缓慢呼吸的方式,吸气4秒,屏息6秒,呼气6秒,再屏息2秒,如此循环。果然,呼吸变得平缓,心跳也逐渐稳定,整个人放松下来。呼吸肌的疼痛也一天比一天减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感受,是想阐述我关于健康的理念。虽然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多次表达,但我这次是真正的磨枪上阵。我并不把生病当作敌人,而是当作朋友。我充分信任我的身体,相信它能告诉我哪些生活方式需要调整。我不愿用那些寒凉的药物去压制症状,从而快速“治愈”。生病是一次提醒,也是一次成长。通过它,我收获了许多,甚至开始享受这个过程。在养病的这些天,我会慢慢讲述这段与疾病共处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