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刘淑琴致良知功课推荐作品分享:</p>
<p class="ql-block">今日原计划前往肇庆著名景点七星岩游览,候车时偶遇一位年约四十的女子。她孤身坐在车站角落,我依稀记得昨日她便在此处。细问之下,果然她已在此过夜多时。言语间听来,她似是来自广西或贵州山区,因找不到工作,既不愿归家,也无家可归。我本已吃过早餐,却仍特意买了两份肠粉与豆浆,打算与她分享。她起初婉拒,言称已吃过,我再三相让,她仍推辞。无奈之下,我故作生气道:“你不收下,我就将这份扔进垃圾桶!”她这才接过饭盒,低声致谢。</p> <p class="ql-block">那一刻,我心中百感交集。人生低谷时,面对他人伸出的援手,不应一味抗拒。真正的善意,是懂得接受,也是对施予者的一份尊重。越是身处困境的人,越容易被“自尊”与“道德”所困,仿佛接受帮助便是一种亏欠。其实不然,帮助与被帮助,皆是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连接。</p> <p class="ql-block">我常思,养育女儿的家庭,责任远比想象中沉重。女儿不仅要学会独立生存,知书达理,更需有一点“匪气”,敢于打破世俗的束缚,不被传统观念绑架。真正能依靠的,从来不是命运的垂怜,而是自己。若自身无能,再好的姻缘也如浮萍,终将飘散。与其抱怨命运不公,不如反躬自省。唯有自强,才是人生真正的出路。</p> <p class="ql-block">学习宥辰老师的家书,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担当”二字的分量。在担当中,我们会遇见意想不到的温暖与惊喜,它们悄然为生活添上一抹亮色。助人不仅是付出,更是成长的契机。真正的帮助,不只是给予物质,更要触及心灵,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p> <p class="ql-block">“帮人要帮到心里去”,这不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智慧。在给予的同时,我们要学会倾听与理解,让善意落地生根,开出希望的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