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灶台边的优选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母亲的生活智慧 </b></p><p class="ql-block"> 我在厨房炒菜时,耳机里传来了刘雪峰老师在“得到APP”上对华罗庚《优选法与统筹法平话》的深入讲解,思绪不禁飘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锅铲在铁锅里碰撞的声响,与耳边传来的智慧之音交织,仿佛带我穿越回了上世纪七十年代。</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还年少,全国上下都在热烈推广华罗庚的优选法,连我们那个小县城也贴满了宣传标语。而母亲,那位彻头彻尾的文盲,却在县城的集体企业里修自行车,修车的本事却是城里数一数二的。如今想来,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早在不经意间就实践着最朴素的“生活优选法”。</p><p class="ql-block"> 记得一个寒冷的冬晨,我匆忙起床后直奔茅坑,回来时手忙脚乱地点火炒饭,却因此耽误了上学的时间,挨了母亲的数落。她一边用火钳夹着蜂窝煤,一边笑道:“边做边收拾,活儿自然就不多了。”</p><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母亲已离世多三年,我也已步入六十五岁的门槛。但每当我在厨房忙碌时,总会不自觉地遵循着她当年那些“土法子”。父亲招待乡下来的同学时,把简陋的厨房弄得一团糟,而母亲下班回来,二话不说便卷起袖子,一边熟练地做饭一边迅速收拾。我蹲在灶台边添柴,看着她麻利地将用过的碗筷随手洗净,擦完灶台又顺手抹了案板。待到最后一道菜出锅时,厨房已焕然一新。她抹着汗,笑道:“边做边收拾,活儿才不会堆成山。”</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的孩子们总说我做家务太讲究条理,他们哪里知道,这是他们奶奶留下的生活智慧。每当我按“清洁区”和“污染区”来划分厨房空间时,每当我做完一道菜就立即擦拭灶台时,母亲那忙碌而智慧的身影就会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APP里的课程还在继续,联想的企业“5S管理”中的“清扫”原则。我不禁会心一笑——母亲当年那些看似粗鄙的生活经验,竟与如今先进的管理理论不谋而合。锅里的菜已经飘香,我习惯性地开始收拾台面,这个动作如此自然,就像母亲还在身边指导着我一般。</p><p class="ql-block"> 夕阳洒满厨房,我望着金色的光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母亲啊,我现在终于明白,您那些朴素的“土法子”,才是生活中最宝贵的“优选法”,是我一生都学不完的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