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小飞鱼</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243936</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p> 伊春市博物馆·恐龙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家乡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市是被称为恐龙之乡,是因为在的辖区内有一个嘉荫县恐龙地质文化公园,1902年那里出土了中国第一块恐龙化石,后经俄罗斯考古学家系统发掘,组成了“黑龙江满洲龙”,之后又发掘出大量恐龙化石,所以早期在伊春辖区内的一些博物馆里几乎都有恐龙分布,像伊春地质博物馆/伊春恐龙馆,就有几具恐龙化石,有的要高达两三层楼那么高,一个腿骨都比我还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几年前孩子很小的时候,我领他去参观,由于恐龙馆里有声像模拟系统,而且配合环境光线也调的很暗,孩子吓得紧紧抓着我的手才敢进去。现在这个博物馆更名为“伊春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月13号我又到里面游玩了一番,恐龙的骨架还在,把恐龙骨架和恐龙蛋一起都拍照了,但我上网查了一下,恐龙不属于古玩,属于古玩的是“恐龙蛋”,更令我震惊的是,我拍了几个恐龙蛋,出土地不是伊春,而是“河南西峡”。为此再次查了一下,嘉荫县只出产恐龙骨架,没有恐龙蛋,所以恐龙蛋只能引进其他博物馆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富有恐龙蛋之乡的河南省西峡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1993年那里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恐龙蛋,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河南西峡恐龙蛋是白垩纪晚期的,距今6600至6500万年,由于恐龙蛋是在展柜里,我无法触摸,但恐龙骨架有一块腿骨是可以让参观者触摸的,有坚硬的石头质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拍到的这五枚化石,有两个是单个的,三个是在一块石头上。颜色上看应该是褐色,红色和灰色。从造型上看是椭球形或球形,外表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细密的裂纹。比如这个图的裂纹就非常清楚,当然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有破损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脊椎动物的进化长河中,应该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原始哺乳类,我们都知道恐龙属于原始爬行类动物,但是它保留了原始鱼类“卵生”的特性,他后面的进化顺序是原始鸟类,所以我们沿用鸟类“蛋”的名词没有用鱼类“卵”的名词,因为鱼“卵”的外面没有硬壳,而“蛋”在外面有硬壳,但这层硬壳并不是很厚,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破裂,在地层的进化过程中有的被挤压形成细密的裂纹,有的可能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恐龙蛋的形成需要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如迅速原地掩埋,温度不适宜孵化等,所以恐龙蛋为研究当时白垩纪的地质条件,气温状况分布提供实物证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