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可怜的父母还傻傻的不知道,其实当孩子长大以后这个家就已经散了,即便是逢年过节能够回来那也只能是叫做一种聚会</p><p class="ql-block">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父母与子女的缘分不过是渐行渐远的目送,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年轻时读不懂这句话的深意,直到孩拖着行李箱走出家门的那一刻,才恍然惊觉,所谓亲情不过是借你而来,却非为你而生,多少人活到了中年才敢承认,孩子并不是我们父母的生命的延续,而是一场盛大的借过</p><p class="ql-block">其实从孩子出生的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父母已经陷入了一场温柔的幻觉,以为血脉能够浇筑出永恒的亲密,可是当孩子考上大学的时候,当你看到那张即将离别的车票的时候,那分明就是一张温柔又锋利的刀片,把家字划成两半,一半是父母守护者的老房子,而另一半是孩子即将奔赴的新江湖,老一辈人总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是如今却是儿行千里母难求。微信里永远只有转账的记录,通话的记录,孩子用表情包敷衍你的 牵挂,用忙碌唐筛你的关心</p><p class="ql-block">龙应台说的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而有些关。只能我们一个人过, 孩子带着新观念回家,你端上一桌自己拿手的好菜,成不了不健康了,你传授的人生的经验成了老思想,两代人之间隔着一条马里亚纳海沟,你在沟的这面喊他多穿秋裤,而他在沟的那面刷着短视频笑你太迂腐</p><p class="ql-block">毕淑敏曾经说父母和孩子最终都将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而莫言在《晚熟的人》里面也写到,世间的爱都指手向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了离别,所以聪明的父母早该在送孩子进幼儿园的时候就学会目送,孩子不是风筝,不需要你死死的抓住线头,他是候鸟注定要飞向天边的山川湖海,与其在电话里面追问什么时候回家,倒不如把叮嘱换成累了你随时回来 ,真正的亲情 从来不在掌控里,耳在成全中</p><p class="ql-block">林清玄说爱的开始是一个眼神,而爱的最后是无线苍穹,我们父母子女是一场 本就是相互 借一段光阴而已,当他转身走向自己的人生,你还做的不是哭啼写修补破碎的家,而是笑着把 破碎的瓷片嵌成星空,毕竟孩子活成他自己想要的模样才是我们父母最大功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