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老子《道德经》第22章“曲则全,枉则直”的智慧世界,探寻习得性乐观的奥秘,感受积极心理学带来的无限力量。</p> <p class="ql-block">一、《道德经》与积极心态</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22章中提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句古老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看似曲折、委屈的事情,往往能让我们获得更圆满的结果。就像河流蜿蜒前行,最终才能汇入大海。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都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他们可能会经历资金短缺、市场不认可等问题,但正是这些曲折的经历,让他们不断调整策略,积累经验,最终取得成功。这就是“曲则全”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二、习得性乐观:改变看待世界的视角</p><p class="ql-block">习得性乐观是指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可变的、具体的习惯。它源于我们积极的人生态度。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面对一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悲观的人会说:“哎呀,只有半杯水了。”而乐观的人则会说:“太好了,还有半杯水可以喝。”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反映了截然不同的心态。曾经有一位运动员,在一次重要比赛中失利,他没有陷入自责和沮丧,而是认为这次失败是因为比赛当天的天气和场地等外部因素影响,并且相信自己通过后续的训练可以提高成绩。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果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就是习得性乐观带来的积极影响。</p> <p class="ql-block">三、积极心理学的发现与意义</p><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学的发现源于塞利格曼的一次经历。他不喜欢除草,看到小女儿玩野草时对她大喊大叫。小女儿却回来告诉爸爸,自己从3岁到5岁爱抱怨,但5岁后决定不再抱怨。这件事让塞利格曼意识到人们可以更加积极地生活。积极心理学解决的是实际的、明确的问题,它鼓励我们关注个体的积极特征。在教育领域,老师如果只关注学生做得好的部分,对消极的部分适当忽视,会让学生更有自信和动力。比如有一位老师,她班上有个学生成绩不太好,但绘画很有天赋。老师经常表扬他的绘画作品,慢慢地,这个学生不仅在绘画上更有热情,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四、保持乐观,拥抱生活</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起伏,有乐观积极的时候,也有悲观失望的时候。但我们基本的人生态度应该以乐观为主。“没有绝对的事实,只有积极的或者消极的事实”,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比如两个人同时失业,一个人会觉得这是一个重新寻找更好工作的机会,积极地投递简历、参加面试;而另一个人则会觉得自己很失败,整天消沉度日。最终,前者往往能更快地找到新工作,开启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荣格说,道家老子是最高级的心理学。让我们以孩子般的眼光看待世界,保持乐观的心态,关注积极的部分,这样我们就能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功。就像老子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我们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希望每一位妈妈都能成为乐观的人,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让孩子们拥有良性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万事万物。让我们一起在生活中践行习得性乐观,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