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说边做能解“四形色”操作之难

李永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四形色”的操作之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你观察过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是如何操作“3•3•3”实物题型1—4题的吗(尤其是“四形色”)?</p> <p class="ql-block">  实物题型1—4题是身心协调训练1—18题中的前四道。</p><p class="ql-block"> 这是《“3•3•3”自主游戏》中的列表。</p> <p class="ql-block">  《“3•3•3”自主学习手册》也列了这个表。</p> <p class="ql-block">  发现那么多人最初都在“四形色”上卡了壳儿。</p> <p class="ql-block">  我当时有感而发,专门做了这样一个美篇:《为什么操作“四形色”时就迷糊了》,人们的阅读量还不少:</p> <p class="ql-block">  “四形色”是什么意思?在《“3•3•3”自主游戏》和《“3•3•3”自主游戏》中都表达了放入的顺序。</p> <p class="ql-block">  这个顺序,如果再概括一下是这样的:这是复杂的两级交叉分类,即形序是方—圆—角,在放同一种形体时,色序是红—黄—绿。形中有色,色中有形,形色交叉进行。这是有序的智慧动作。</p> <p class="ql-block">  当你把这个事情真当回事,就会发现人们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总是把“四形色”当成“二放入”了,让人唏嘘。</p><p class="ql-block"> 恰好有辅导老师在小学生中进行复习1—4题的操作,我就嘱咐她:他们是怎么操作“四形色”的,请你拍个视频发给我。我倒要看看是我吹毛求疵还是在别人眼里就不是这样。结果发现:一样。</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又有感而发,做此美篇。</p> <p class="ql-block">  视频不好放,我就截图以说明发生的困难吧。</p> <p class="ql-block">  一共六位学生,一位正确,其余五位都不正确。你能看出他们哪里不正确吗?</p><p class="ql-block"> 三个盘里的几何体数量不一,一定是乱做的。</p> <p class="ql-block">  不知该怎么做了,“三个红方走在前”也忘了。</p> <p class="ql-block">  做成“二放入”了,三个大白盘里剩下的是九个绿颜色的几何体了。</p> <p class="ql-block">  从大白盘里剩下的几何体情况,就知道放入的顺序乱了。</p> <p class="ql-block">  和上一位同学一样,顺序也乱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四形色”的操作为什么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一)碰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具有“学习机器生锈”的共同弱点</p> <p class="ql-block">  《“3•3•3”自主学习 辅导手册》里在“本《手册》的六个特点”之第五个特点中说:“实验水平的差异虽然和年龄有关系,但它并不是主要的,因为我们训练的目的是用不同难度的题型操作来检验训练学习机器”。</p><p class="ql-block"> “学习机器”不同程度在生锈,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共同弱点。“学习机器”都需要检修和训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内外配合有困难</p> <p class="ql-block">  “3•3•3”发展新阶段,检修、训练“学习机器”要做三件事:</p> <p class="ql-block">  这第一件事就是用“3•3•3”的外部操作和内部操作互相配合来进行。</p> <p class="ql-block">  做不来“四形色”,恰恰说明内外操作配合不起来。</p> <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三个红方走在前,后面跟的是黄方……”,大脑当中的这个“序”很难通过双手的外部操作外化出来。这“外化”也很难“内化”,内外配合不了也就让“内化”和“外化”难于实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先前定势的干扰</p> <p class="ql-block">  “一拿出、二放入”是基本题型,也是练身心的基础训练。做得多了,就形成了定势。当遇到新题目也不改变,于是“四形色”做成了“二放入”。</p> <p class="ql-block">  定势即心理的准备状态。它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把“四形色”做成“二放入”,自然是定势的消极方面。</p> <p class="ql-block">  右边的小朋友就是消极定势在起作用。</p> <p class="ql-block">  左边的小朋友也是。</p> <p class="ql-block">  如果从迁移的角度分析,那就是负迁移,即先前对后来发生负面影响。</p><p class="ql-block"> 左边大班小朋友就发生了负迁移。</p> <p class="ql-block">  在群体的综合快速操作中负迁移时有发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从来没有训练过</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教育通常不讲身心训练,“3•3•3”却专讲。</p> <p class="ql-block">  这就需要从教育的目标来说了。学生的学习主要内容是知识、技能,即授人以鱼,高一个档次是授人以渔,即教会打鱼的方法。可“3•3•3”不是,是学会发展,即把自己的身心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去认识、调控和改变。这样就可以统领授人以渔和授人以鱼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边说边做解难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一)边说边做解难题</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幼儿园小班小朋友边说边做都能做对。</p> <p class="ql-block">  这个女孩在“三个红方走在前”之后,她嘴上先前说的是“后面跟的是红圆”,但马上意识到不对了,于是大声改过,说“后面跟的是黄方”,双手就跟上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为什么边说边做能解难题</p> <p class="ql-block">  这两首歌词回答得好。</p><p class="ql-block"> “边说边做训练好,协调训练眼、耳、口、手、脑。”</p> <p class="ql-block">  眼、耳、口、手、脑协调,是解难题的根本。</p> <p class="ql-block">  难题难在内部操作和外部操作配合不起来,“内外配合练大脑”,就解决了难题。</p> <p class="ql-block">  当内部操作和外部操作配合不起来的时候,用出声的外部语言来监控和调节外部动作,让内部语言得以实现。这可是“内外配合练大脑”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抗干扰</p> <p class="ql-block">  这段视频中辅导老师和身旁的小朋友都在边说边做,小女孩完全不受辅导老师声音的影响,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注意高度集中,抗干扰能力强,非常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定格几个画面:</p><p class="ql-block"> 各自边说边做。</p> <p class="ql-block">  不受影响。</p> <p class="ql-block">  辅导老师关注着她。</p> <p class="ql-block">  辅导老师被感动了。</p> <p class="ql-block">  击掌庆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四放入”时别再造成负迁移</p> <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四形色”却成了定势,在操作“二放入”的时候做成了“四形色”。这成了“负迁移”了,也就是“四形色”对“二放入”发生了消极影响。也成了定势的消极方面。</p> <p class="ql-block">  那就改过来吧,该“二放入”时就操作“二放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结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  因为辅导老师给我发了小学生操作“四形色”有困难的一段视频,让我有感而发做此美篇。我想:如果这些小学生能把边说边做的过程展开,也一定会像幼儿园孩子一样取得“内外配合练大脑”的效果。检修、训练“学习机器”可比光出“产品”的效果好得不知多多少了!</p><p class="ql-block"> 歌词唱得好啊:“磨刀不误砍柴工,专修机器学习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