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值仲夏之时,我们圆满地结束了第一学年的《易经》课学习,可谓受益匪浅。当主讲孙寅皓老师侃侃而谈“十天干”中的“壬”和“癸”时,我的脑海里走马灯般地闪现着: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作为中国传统命理学和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源于古人对天文历法和自然规律的观察。“十天干”中的每个天干都有独特文化背景、人格象征和多种类象等,其背后蕴含的人生智慧可以从五行逻辑映射人性的复杂与哲学寓意等方面中窥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正如孙老师所言,人的性格本质是自然能量在个体身上的投射,而智慧在于即尊重天性,以五行属性解读性格,通过自然规律的类比,构建出一套“认识自我→接纳特性→修养心性”的思维框架,对于提升和完善自我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 现以“壬和癸”为例诠释一番:“壬”为阳水(如江河湖海等),代表流动、宏大、广阔的水象,这就暗寓壬水人的性格奔放自由又强势,率性又慷慨,聪明又敏锐,变通又灵活;但有时会见风使舵,情绪不稳定。</p><p class="ql-block"> “癸”为阴水(如雨露泉溪),代表柔和、渗透、静态的水象,这就寓意着癸水人有着恬静、内敛和聪颖的特性,坚韧有耐心、含蓄有悟性、低调又谦和。但有时会工于心计,孤僻而脆弱。如“壬癸”水性格的人相处,其本质象征着“阳动之水”与“阴静之水”的碰撞,壬水的“动”可能带动癸水突破内敛;癸水的“静”能让壬水浮躁的心沉淀,形成互补;壬水的“锐意创新”会被癸水的“细腻洞察”而完善,在主动与被动、理性与感性中找到平衡点,双方会成为彼此的滋养之源。</p><p class="ql-block"> 依据十天干中五行的相生与相克之理,“壬癸水”与“甲乙木”(水生木)、“丙丁火”(水克火)、“戊己土”(土克水)、“庚辛金”(金生水)的组合,呈现出“五行流转”的基本规律,为人们展现出无穷无尽的人生领悟,在启迪人们识别不同性格的优势与局限,社交中的“知己知彼”,有意识地优化相处模式,让人际互动变得包容、灵活和舒畅的同时,也为人们的择业选择、婚姻经营、事业发展和身心健康等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借鉴意义。</p><p class="ql-block"> 总之,从“甲木”(萌芽)到“己土”(孕育),到“庚金”(成熟),再到“癸水”(归藏),十天干的演化暗含着积累的重要性和人生的起承转和,启迪人们顺境时象“丙火”般积极绽放;稳定时似“戊土”般谨慎踏实;逆境时似“癸水”般沉淀蓄力,方能在新的循环中,以“五行调和”的智慧,实现性格的圆融、自身与外界的和谐共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