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段成式《酉阳杂俎》·自序(1)

何太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道《酉阳杂俎》这本书,也收藏了。很多人推荐,李敬泽老师还为它专门写过文字,想必喜欢笔记的张宗子也是喜欢的;可是试着读了几个字,却觉零碎,于是放下。但是,喜欢的书终究会拿起来。有人说它是百科全书式的,相当于辞典吧;我就得适应、习惯这种呈现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读序。不过,这短短的百多字就为难了我,被难住了;确实有点难读啊。难读,除了它语言有点诘屈聱口,还引用了许多古代典籍——这也是拦路虎之一。这些典籍我都不熟悉,所以费力。不过,我就一个句子一个句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吧。慢慢读,想当初段成式写作也不是一日挥就一蹴而成的。他以“奇怪”为核心,把这些散碎银两聚集为一个文学的小黑洞——今天喜欢且阅读这本书的人不正是一些不断掉进这个黑洞的星星和星云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篇说“《易·象》“一车”之言,近于怪也”,可谓类比论证吧,他是要借典籍中的怪趋向他这本文集中记叙的怪。“志怪”,好像是他、第一个人提出来的。那么“《易·象》'一车'说的又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易》书中《象》这个部分“一车”的说法(记载),近于怪异之说。《易》,为古代卜筮之书,直至今日仍有人颇推崇;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我以为它揭示了许多“朴素唯物主义”的东西,把它从卜筮上升到哲学就具有了辩证的意味;而它确实揭示了许多人类社会与天地之间的奥秘与规律,为古人智慧之集大成著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易》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而今存《周易》,为儒家“五经”之一(另四为《诗经》《尚书》《礼记》和《春秋》)。《象》,即《象传》,为释《周易》卦爻辞。《周易·睽卦》——中华书局、张仲裁译注《酉阳杂俎》谓“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百度百科译为“乖离而孤独,看到涂满泥土的猪,车辆载了一车鬼,先欲张弓射鬼,后来放下了弓;不是强盗,而是求婚的;往前走遇到雨则吉利”。按原文及李镜池《周易通义》“载着一车像鬼一样奇形怪状的人”,此“鬼”皆非“鬼”。“鬼”为图腾打扮,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多以动物为标志。族外婚时,打扮自己之图腾,以示区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段成式把《易·象》中“一车”之言,理解为“怪”,其怪不怪也。他此为引用,以为推出《酉阳杂俎》之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车”之言,近于怪也,而“南淇之奥”,近乎戏。“南淇之奥”为《诗经·卫风·淇奥》中诗句,其第三章为:“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意为“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百度百科译),郑玄释,“君子之德,有张有驰。故不常矜庄,而时戏谑。”所以段成式谓“近乎戏也”。——他是要推出“杂俎”亦为一种放松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怪”“戏”起兴后,总结自己的创作,也就近于“怪”与“戏”,无伤大雅,“无侵于儒”。“服缝掖者”,代指儒者。缝掖,也作“逢掖”。《礼记·儒行》载孔子语:“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按张仲裁译文较有雅意:“儒士在著书立说之余,笔涉怪诞和戏谑,本就无损于儒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篇标明了自己创作的性质与意义,近“怪”与“戏”,无伤大雅,无侵于儒;并不违背正统,只是插科打诨,调节情绪,放松神经,愉悦身心。其实,据后代的蒲松龄与纪昀都是知道自己创作的性质的,他们虽生活在“封建”并不“现代”的那段流光里,但是他们对于这些“怪、戏”并不(完全)相信。后之读者想必取其想象瑰丽多吧?《酉阳杂俎》应该从来不寂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酉阳杂俎》·自序(段成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夫《易·象》“一车”之言,近于怪也。诗人“南淇之奥”,近乎戏也。固服缝掖者,肆笔之余,及怪及戏,无侵于儒。无若《诗》《书》之味大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也。炙鸮羞鳖,岂容下箸乎?固役而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成式学落词曼,未尝覃思,无崔骃真龙之叹,有孔璋画虎之讥。饱食之暇,偶录记忆,号《酉阳杂俎》,凡三十篇,为二十卷,不以此间录味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段成式 (约803—863年),字柯古,邹平人,唐代文学家。系唐朝开国功臣段志玄裔孙,段文昌之子。官至太常少卿,博闻强记,能诗善文,在文坛上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因三人均排行十六,故时人号其诗为“三十六体”。一生著述甚多,有《酉阳杂俎》20卷、《续杂俎》10卷、 《卢陵官下记》20卷、 《汉上题襟集》3卷、 《鸠异》1卷、 《锦里新闻》2卷、 《破虱录》1卷、 《诺臬记》1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