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有“礼”:千年习俗里的生活智慧

宋杰

<p class="ql-block">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5月20日至22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p><p class="ql-block">小满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名称由来:小满的名称来源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在北方,小满时小麦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处于乳熟后期,因此得名“小满”;在南方,小满则与雨水有关,此时雨水增多,江河湖塘水量充盈,田间蓄水充足,因此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的农谚。</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小满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形成与古代农耕文明密切相关。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时令和气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小满最早见于西汉《淮南子》,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介于春华与夏盛之间。</p><p class="ql-block">哲学内涵:小满体现了古人的中庸思想,“满招损,谦受益”,忌讳“太满”“大满”,认为“小满”状态恰到好处,满而不盈、满而不溢,是一种理想的平衡。</p><p class="ql-block">小满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更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智慧和哲学思想,提醒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追求适度与平衡。</p> <p class="ql-block">小满节气的风俗习惯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祭车神:在一些农村地区,小满时节有祭车神的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是农村的大事,水车一般于小满时节启动。人们会在水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传说中的“车神”是一条白龙,祭拜时还会泼一杯白水入田,寓意水源涌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抢水:小满时节,人们会举行“抢水”仪式。在黎明时分,农户们以村落为单位,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等食物。待鼓锣为号,众人踏上水车,把河水引灌入田,直至河水抽干为止。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水利排灌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祭蚕神:小满相传是蚕神的诞辰,江浙一带有祈蚕节。养蚕人家会在小满期间祭拜蚕神,祈求蚕茧丰收。他们会用面粉制成茧状,放在稻草山上,象征蚕茧丰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食苦菜:小满时节,民间有吃苦菜的习俗。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具有清热去火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苦菜可以安心益气,轻身耐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看麦梢黄:在关中地区,小满时节有“看麦梢黄”的习俗。出嫁的女儿会携带油糕、绿豆糕等礼物回娘家,探望并了解夏收的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吃三样:在一些地区,小满时节有“吃三样”的习俗,包括青麦仁、苦菜和油茶面。青麦仁在小满时节最为鲜嫩,既可以食用,也有助于消化、降低血糖;苦菜具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小满前后,人们会将新麦磨成面粉,制成油茶面,寓意尝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夏忙会:在一些地方,小满时节会举办夏忙会,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等,方便人们交流和购买生产工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农耕文明的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