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小卫士,节约大行动——小班社会活动《光盘行动》

lucky

🌾 设计意图:立足生活,播种节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班幼儿在进餐时常常出现挑食、剩饭的现象,对“粮食从何而来”缺乏直观认知。王老师紧扣幼儿生活实际,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目标,设计本次活动。通过展示粮食生产过程,让幼儿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内涵;以趣味互动引导幼儿践行“光盘行动”,培养节约意识与责任感,学会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将社会教育融入日常习惯养成。</p> 🎯 活动目标:多维渗透,践行节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认知目标:了解大米、蔬菜等粮食由农民伯伯辛苦种植,理解“光盘行动”的意义——不挑食、不剩饭,珍惜每一份食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技能目标:通过动手绘画、贴纸奖励等简单动作,积极参与“光盘”活动,表达对节约粮食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情感目标:萌发对农民伯伯的感激之情,主动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p> 🍚 活动现场:寓教于乐,共赴“光盘”之约 环节一:情境导入——粮食宝宝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老师头戴“米粒头饰”,化身可爱的“大米宝宝”:“小朋友们好!我是大米宝宝,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我的家乡看看!”随着《一粒米的旅行》动画短片播放,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察水稻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农民伯伯要插秧、浇水、收割,好辛苦呀!”孩子们感叹道。随后,他们模仿插秧、弯腰收割的动作,亲身体验劳动的不易。</p> 环节二:探索发现——粮食从哪里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老师拿出大米、小麦、蔬菜,邀请幼儿触摸、闻气味:“大米摸起来硬硬的,它长在哪里呢?”孩子们仔细观察、热烈讨论。结合农民劳作图卡,王老师引导幼儿思考:“每一粒粮食都离不开农民伯伯的汗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孩子们齐声回答:“不能浪费!”</p> 环节三:实践操作——光盘行动大挑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化身“小小设计师”,用彩笔在餐盘贴纸上画满米饭、蔬菜,创作出一幅幅“光盘”作品。王老师扮演“餐厅阿姨”,鼓励幼儿“吃光”贴纸上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就是最棒的光盘小卫士!”</p> 📚 教研研讨:反思精进,深化教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结束后,课题小组围绕本次社会活动展开深度教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亮点总结:老师们一致认可活动设计紧密贴合幼儿生活,情境化、游戏化的形式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多媒体资源与实物观察相结合,让“珍惜粮食”的教育更直观、生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优化建议:部分老师提出,可将“光盘行动”延伸至日常进餐环节,设立“光盘打卡墙”,持续强化幼儿的节约意识;增加亲子互动任务,如和家长一起制作“家庭光盘计划”,实现家园共育;还可结合绘本阅读(如《怕浪费婆婆》),丰富活动形式,加深幼儿对节约理念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场《光盘行动》社会活动,不仅是一次趣味满满的教育实践,更是一颗“节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