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为了鼓励幼儿参与家庭食物准备,提升对蔬菜的兴趣,促进家园共育,我们课题组于[具体年份]4月25日在小一班教室开展了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共同探讨相关活动的实施效果与改进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月,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家庭厨房小帮手”正面激励活动和亲子绘本共读等,引导幼儿参与食物准备,推动家园合作。活动开展后,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引妃老师分享道,在班级开展的“厨房小帮手”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家庭烹饪。家长们将孩子择菜、洗菜的过程拍照分享在班级群里。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准备的菜端上餐桌时,吃饭变得更加主动。他们会骄傲地说“这是我洗的菜!”这种参与感和成就感,让孩子们对蔬菜产生了更多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虹老师提出的注重家庭饮食环境的建议也颇有成效。通过减少孩子进餐前的零食摄入,孩子们在正餐时对蔬菜的兴趣明显提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静仪老师分享的亲子绘本共读活动同样效果显著。像《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吃掉你的豌豆》等绘本,在家长和孩子共读之后,不少孩子愿意尝试之前拒绝的蔬菜。虽然部分家长反映工作太忙,没时间每天陪读,但这一活动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玉老师发现,正面激励在引导幼儿接受蔬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避免强迫孩子吃菜,而是及时给予表扬,如孩子吃了胡萝卜就夸赞“你今天吃了胡萝卜,真棒!”从家长的反馈来看,这种方式让不少孩子主动尝试新蔬菜的次数增多,挑食行为明显减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动成效显著,幼儿通过参与家庭食物准备,对蔬菜的兴趣明显提升,“光盘”行为增多。亲子烹饪、绘本共读及正面激励措施,有效减少了幼儿挑食现象,家园共育效果显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部分家长因工作繁忙,难以持续参与亲子烹饪、绘本共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性和效果。此外,个别幼儿仍对特定蔬菜存在抗拒心理,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和引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明确了优化方向。对于挑食幼儿,我们将与家长共同制定“个性化激励方案”,结合孩子的兴趣设计奖励机制,激发他们尝试新蔬菜的积极性。同时,在家长群定期推送“正面激励小妙招”案例及视频,帮助家长掌握更有效的引导方法,巩固家园教育成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园共育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基石。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们更加坚定了携手家长,共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决心。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爱上蔬菜,健康快乐地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