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八章
</p><p class="ql-block">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
</p><p class="ql-block">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
</p><p class="ql-block">无尤。
</p><p class="ql-block">【解读】
</p><p class="ql-block">最纯良的美德如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于众人所不齿的卑下污浊之地,但却
</p><p class="ql-block">能将污浊变成养料,滋养万物生长。化腐朽为神奇,润物无声。更接近于天道的
</p><p class="ql-block">本意。最正直的勇气如水,能够装下一切污秽,将其分门别类,安排得井井有
</p><p class="ql-block">条,变成有用之才。如果让水去管理地狱,它能让地狱胜过天堂;如果让水去管
</p><p class="ql-block">理非洲,它能让非洲超越美国。神魔皆有弱点,水因弱爆了,而没有弱点。水
</p><p class="ql-block">是什么?与人的向往的方向相反,水的需求是什么?人所弃,水所取。人往高处
</p><p class="ql-block">走,水往低处流。
</p><p class="ql-block">水是什么?遵循天之道,敢于向众人争夺的相反方向去思考。善地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要先看恶地是什么?群体都向往之地,未来是恶地。未来的善地在未来恶地的相
</p><p class="ql-block">反方向。一致性出现,是善地向恶地切换的临界点。因此,独立思考者比重越
</p><p class="ql-block">高,恶地越少,善地越多。反之,恶地越多,善地越少。
</p><p class="ql-block">【解读】
</p><p class="ql-block">心,善渊。
</p><p class="ql-block">思维是自由的,不要因为喜欢就放弃向讨厌的方向思考。如果只选择喜欢,
</p><p class="ql-block">自己会被讨厌包围。如果只喜欢权力,自己会被义务包围。如果能够包容全面审
</p><p class="ql-block">视讨厌,自己的世界会变得开阔。如果能够主动承认义务,义务会绽放出权力。
</p><p class="ql-block">例如,未购房的年轻人,做人民的自媒体,启发人民建设公共网络,公共网络建
</p><p class="ql-block">成,城市在教育、医疗和就业的优势被瓦解,高房价自然灰飞烟灭。
</p><p class="ql-block">不争为何?因为善地是相对的,争是善地变为恶地的根源。众人皆争,唯有
</p><p class="ql-block">自己不争未来的恶地,众人未来会争自己现在所处的恶地。众人皆不争,世界上就不会有恶地。因此,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世界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合作
</p><p class="ql-block">互利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
</p><p class="ql-block">很多解读认为谦虚、甘为人下是老子推崇的美德,是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内
</p><p class="ql-block">容。但笔者认为这个关于美德的认知,随着时间带来的副作用是:第一,我们说
</p><p class="ql-block">话太绕,要先贬低自己,抬高别人,花在客套上的心思会超过正题;第二,有的
</p><p class="ql-block">东西你明明已经达到极高认知。你还要谦虚地让别人给你指点,对方客气半天,
</p><p class="ql-block">真正给你提出肤浅的问题,你都没有办法反驳。有种东西叫一种语境,这种语境
</p><p class="ql-block">包含着整套价值观体系,如果你谦虚,你就进入了旧语境和价值观体系,这个
</p><p class="ql-block">位置在旧语境中根本就无法颠倒了。因此,谦虚是生活的朋友,是创新与变革的
</p><p class="ql-block">敌人。两者不可得兼,我在这里指出这个问题并非说创新是好东西,谦虚是坏东
</p><p class="ql-block">西,而是说我们弘扬的任何东西在时间上的累积都有其副作用,这是我们需要反
思的。老子高度赞美的是婴儿,是赤子。</p><p class="ql-block">赤子是什么样的?是愿意学习新知,是
有一说一,不知道谦虚和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