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与控制体重

雷蒙

2025年是体重管理年,国家开始督促我们减肥了。人到中年,代谢开始变慢,腰腹部的脂肪会逐渐增多,大多数人都面临一个中年发福的问题。肥胖增长的不仅仅是体重,还可能伴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脑血管等等疾病。控制体重本质上是中年人对自我的重塑,它意味着告别过去不健康的生活模式,转向一种更具青春活力的生活方式。<br><br><br>一 难以避免的中年发福<br><br>如今中年发福已经相当普遍,甚至成为一种岁月的标配。发福并未事先征得许可,但你自己居然是帮凶,始作俑者难脱干系,于是也就尴尬地默许了这个幸福上的瑕疵。中年发福是不知所措下的无可奈何,不少地方变圆润了,体重在不知不觉中莫名其妙地完成了蜕变。<br> 中年发福,究其原因,就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以及中年基础代谢率的下降。首先,饮食太过油腻精致。中年时期是许多人达到事业高峰的时候,交际应酬不断,聚餐机会太多,精致食物或太过油腻的食物多属于高热量食品,多余的热量在身上堆积成了一层层的脂肪,这是造成中年发福的重要原因。<br><br><br>其次,运动活动量下降。人到中年,因为代谢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慢,体重却在不断增加。这些肥肉不会让人大腿和臀部变厚,而是开始在肚子上堆上一层游泳圈。加上中年事业忙碌,没有形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消耗热量的速度比不上补充进来的热量,自然就容易发胖。<br><br><br>二 中年发福是健康危机<br><br>中年发福不是福气,而是健康危机!曾几何时,中年发福被人们轻描淡写地当作人生必经阶段,甚至被戏称为幸福肥。然而,现代医学研究无情地撕开了这层温情面纱。腰围每增加1厘米,预期寿命可能缩短1-2年。那些看似无害的赘肉,实则是潜伏在血管壁的定时炸弹。<br><br>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当前中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若不加以控制,预计到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高达70.5%。更令人警醒的是,因为超重和肥胖,我国中年人群中有数以千万计的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和关节退化患者。超重肥胖不仅是个人健康问题,更成为慢性病、医疗负担的导火索。<br><br><br>人到中年,控制体重已经是生死攸关的健康保卫战。这是对自己和家人乃至对社会负责的体现。控制体重,就是塑造一个人健康的最好方式。表面上,它是在塑形健身,改善你的身体状态。但更深的影响是,它能重振你的精神面貌,让你能够青春永葆。能把体重保持在健康范围内,就能将生理衰老推迟。<br><br><br>三 中年人管住嘴迈开腿<br><br><br>避免中年发福,迈开腿是前提,管住嘴是加成。首先,控制饮食。吃饭八分饱,主食以高纤维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保证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少吃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高能量食物。<br> 其次,规律运动。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让运动融入日常生活。每周进行至少200分钟或以上的有氧运动,快走、跑步、打球、游泳都行。运动流汗的过程,代谢就会变快。当运动由低强度循序渐进到中等强度的时候,糖和脂肪的消耗就会提速,体重自然而然跟随下降。以跑步为例,当月跑量达到150公里以上的时候,跑者没有瘦不下来的理由。<br><br><br>人到中年,控制体重势在必行。在运动的基础上,调整饮食结构,才是你瘦下来的根本。真正健康持久的瘦,不是靠节食而是运动。当你开始运动的时候,多余脂肪就会像春天的冰雪一样,悄悄融化消失。刚开始你会感觉很困难,但你坚持下来,就发现自己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瘦了,你才会知道: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