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乌木泉》:——清乾隆年间,由曹家碾流经的河水交汇形成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巨大堰塘,泉眼密布,鱼虾成群。当地人捕鱼时,常从淤泥中摸出黝黑发亮的木头,枯水期更是清晰可见,堰塘也因此得名“乌木塘”。 后来填塘造田,大部分泉塘一度被填满。神奇的是,地下水源生生不息,冲破泥土涌出甘泉。当地人用石块围护泉眼形成饮水泉,至今仍能见到乌木影影绰绰沉于水底,故得名“乌木泉”。 2016年检测显示,泉水富含锶与偏硅酸,可直接饮用,周边百姓世代挑水回家,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只为装一壶“千年馈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