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岱山和杭州西湖半程马拉松谈跑步与跑马拉松》

海恋沙

2025年岱山半程马拉松是我跑马十年来已知最长关门时间的马拉松赛事,主办方为了让参赛跑友沉浸式体验海岬赛道,把马拉松比赛变成了慢跑者的狂欢。主打一个慢,在于体验欣赏与享受。由于赛道累计爬升约有300米,绝对不是一条PB的赛道。既然难PB,那么放慢脚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享受跑步带来的纯粹快乐。主办方显然深谙「快走留痕,慢走留心」的道理,个人认为这是比较成功的实践,具有鲜明的岱马特色。 <div>同样是在浙江省,将与2025年5月25日上午6:30开跑的杭州西湖半程马拉松,把关门时间设置在2小时10分。这也是在我的认知里国内最短的半程马拉松关门时间。参加报名的资格,男子1:45内(半程)或3:40内(全程);女子1:55内(半程)或4:00内(全程)。应该说这是一场精英赛事,主打一个快,不是让跑友来深度欣赏西湖美景的,而是让跑友用速度与激情来融合美景的。主办方一个很重要的考虑是赛事尽可能地早结束,还路与民,对景区游人市民出行尽可能少的影响。平衡各方的最优解,至少我认为用“快”来诠释杭州西湖半程马拉松,把‘快’作为西湖半程马拉松的特色,西湖马在跑友的眼中,来西湖不只是美,还有快。<br></div><div>岱马与西湖半马恰似浙江的AB面,一个用慢镜头记录海风,一个用快进键掠过湖光。</div> <div>作为十年里跑了几十场半程和全程马拉松赛事的我,这二场都没能参与(岱马由于个人原因报名了没能参赛,西湖半程虽然够报名成绩线,但刚刚够的成绩想想还是放弃了)。今天借着聊最长关门时间与最短关门时间的二场半程赛事,来说说本人对跑步与跑马拉松的理解。</div><div>十年跑步让我愈发确信:跑步终究是场自我对话。晨跑时数着露珠迎接朝阳,夜跑时踩着影子告别晚霞,即便与同频共振跑友并肩,呼吸节奏仍需独自掌控。因此我的理解,跑步更像是修行。减肥(增重),强身健体还是其次。</div><div>关于跑马拉松,专业运动员外,除了绝少数的精英业余跑者可能以此作为谋生之道,99.9%的跑友都在书写自己的城市游记。正如游客用相机收藏风景,我们用脚步拓印城市影记。虽然每个跑友目的各不相同,但实际就是和旅游差不多,你拼尽全力PB也好,你卡着关门时间完赛也罢。</div><div>关于马拉松速度与激情,结合大多数跑友(男子)和我本人来说,五分配(指每公里用时五分钟)是一条分水岭,如果经常坚持跑的跑友,一般跑五分配内不是那么容易,而五分外相当轻松好多。所以我会理解用五分配内配速去完成马拉松比赛称之为“竞速型”跑马,用五分配外配速去完成马拉松比赛称之为“娱乐型”跑马。当然每个人各有差异,但基本差不多。</div><div>激情无处不在,可能有速度加持的激情更加令人难忘。我认为那些执着突破结界的跑友,与安守舒适区的跑友,不过是在用不同节奏丈量世界的同路人,在快与快乐之间跑步运动带给我们的多巴胺足够令人快乐加倍,谁跑谁知道,也不用我在这里多说了。</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