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的美篇

老何

四、筑路修桥的二十五年(管理2) <p class="ql-block">  五、主持刘桥大桥的建设管理,参与余北大桥建设管理(2000 年3 月 -2000 年底)</p><p class="ql-block"> 刘桥大桥布跨为:2*22.2m+56m+2*22.2m,主跨结构:下承式系杆拱,边跨为 PC 板。幅宽 9+2*1m,设计荷载:汽 -20,挂 -100。</p><p class="ql-block"> 设计单位:无锡市交通规划设计院 俞臻</p><p class="ql-block"> 施工单位:南通市路桥公司 高波 夏建华(分包老板)</p><p class="ql-block"> 监理单位:无锡市交通监理公司 王立新 周政安</p><p class="ql-block"> 该桥跨越九圩港(五级航道),老桥拆除后,施工期两岸交通由租用的一两层客轮摆渡解决。</p><p class="ql-block"> 拱肋预制场位于河北桥西砖瓦厂内。施工期正值盛夏酷暑,从局坐车至南岸后摆渡过河直奔预制场地,查看拱肋施工,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往往跑得满头大汗,唇干舌燥,但精力充沛,干劲十足。</p><p class="ql-block"> 2001 年春节前,桥梁竣工,两端引道除路面未加铺外,全部完工,使两岸群众在过年时能走上新桥,南来北往,顺利通行。</p><p class="ql-block"> 该桥施工中,因主跨横梁就位时牵拉了纵向系梁,致使系梁发生过大横向变形(超标了)。(长细比过大的杆件,横向受力后犹如面条一样,极易变形)。后来虽经苏州城建学院的荷载试验,证实无大碍。但南通质监站的质量评定只能定为:合格。</p><p class="ql-block"> 刘桥镇政府派出相关人员(镇长丁传国、副书记费明珠、书记徐松林等)支持配合该项工程建设。</p><p class="ql-block"> 期间还参与了余北大桥的建设管理。</p><p class="ql-block"> 余北大桥为:单箱单室连续箱梁结构。跨径为:30+45+30m,幅宽 9+2*0.5m.</p><p class="ql-block"> 设计荷载:汽 -20,挂 -100</p><p class="ql-block"> 设计单位:南通市交通规划设计院 孙 烨</p><p class="ql-block"> 施工单位:盐城市交通工程公司 周洪普</p><p class="ql-block"> 监理单位:无锡市交通监理公司 蒋东方</p><p class="ql-block"> 余北大桥跨越通吕运河(五级航道),也是老桥拆除后的新建工程。</p><p class="ql-block"> 为解决南北两岸群众交通问题,同样租用南通轮船公司一渡轮,保证两岸临时交通。施工期,因该项目另有人分工管理,如需商讨有关技术问题,我亦参与。</p><p class="ql-block"> 六、参与海防公路、平海公路、S202 工程的建设管理(2001-2003 年)。</p><p class="ql-block"> 1、海防公路(2001 年年中开工,2002 年完成封层,2003 年完成下面层)。</p><p class="ql-block"> 该工程北起通如交界的遥望港,南至通海交界,沿老海堤走向,全长 17.883km,按二级公路 12m 路基,9m 路面标准实施。</p><p class="ql-block"> 其中,大中桥 4 座:</p><p class="ql-block"> 遥望港大桥 7*20m PC 板梁,斜 45°</p><p class="ql-block"> 环本北横河桥 3*10m 板梁桥</p><p class="ql-block"> 新中港斜桥(独桩基础),长 74m,上部现浇箱梁</p><p class="ql-block"> 团结河桥 全长5*20 m PC板梁</p><p class="ql-block"> 两座箱涵(1-3m, 1-6m)均在老海堤下;圆管涵 29 道。</p><p class="ql-block"> 该工程基本沿老海堤走向,路基土方可直接利用,拆迁又少,整个工程较为顺利。只是在东余与海门接壤段定线时,因涉及个别农户住宅拆迁问题,为尽量减少拆迁量而反复选线,依靠乡镇政府做好群众工作。</p><p class="ql-block"> 设计单位:南通市交通规划设计院 蔡志冲等</p><p class="ql-block"> 施工单位:南通市路桥公司 杨国宇(道路)</p><p class="ql-block"> 通州市公路站 单建国(道路)</p><p class="ql-block"> 盐城市交建公司 周洪普(桥梁)</p><p class="ql-block"> 通州基础公司 顾志兵(桥梁)</p><p class="ql-block"> 监理单位:江苏省交通工程监理公司 董自成 王国华</p><p class="ql-block"> 2、平海公路(2002 年初 -2003 年 6 月)</p><p class="ql-block"> 该工程东起 S202,西至 S203,全长16.2km,是开辟的新路,其中中小桥梁 12 座,均为板梁桥,箱涵 2 座。线路介于三余片南北两埭之间,故拆迁量较少(拆迁主要集中在庆丰、五甲两乡)。取土为沿线开挖鱼塘。</p><p class="ql-block"> 设计单位;南通市交通规划设计院 蔡志冲</p><p class="ql-block"> 施工单位:通州公路站 严军</p><p class="ql-block"> 通州市交通工程公司 王永祥</p><p class="ql-block"> 监理单位;苏通监理公司 陆洪兵 彭明珠</p><p class="ql-block"> 平海公路 2002 年初开工,2003 年 5 月完成油封,6 月简易通车(后铺沥青面层)。</p><p class="ql-block"> 3、S202 拓宽改线工程(2002 年初 -2003 年 9 月)</p><p class="ql-block"> 该工程全长 11.8Km,路基 12m,老路面由 7m 拓宽至 9m,北段与如东交界处改1.22Km,南段三余镇区段改线至三余西环,与海门段线型对接。</p><p class="ql-block"> 新建桥梁两座:</p><p class="ql-block"> 亨通桥 1-16m PC 板,宽 12m;</p><p class="ql-block"> 镇西桥(跨团结河)10+13+10m,预制空心板梁,钻孔桩基础,宽 17m。</p><p class="ql-block"> 另有箱涵 5 座。</p><p class="ql-block"> 在三余竖河滥港河口增设立式浆砌块石驳岸 120m,以保障路堤的安全稳固。</p><p class="ql-block"> 2003 年 9 月完成沥青砼两层,10 月份全线通车。</p><p class="ql-block"> 该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同平海公路。</p><p class="ql-block"> S202 拓宽改线工程途经我老家所在通如村,因此有机会做一点好事、善事于家乡:</p><p class="ql-block"> 1、北段新线原规划的取土坑位于村公墓西侧,该处有村民祖坟深埋,不能惊扰(我的曾祖父母的骨殖亦在此处)。我当然力主保护,后来改在他处取土。</p><p class="ql-block"> 2、东西向的滥港河正对通如村南二埭,该河与三余竖河成 T 型交汇,对东侧 S202 道路路基冲刷严重。为稳固路堤,增建沿河浆砌块石驳岸挡墙 120 米,既稳固了公路路堤,也成了该埭村民的一道坚固的风水屏障。</p><p class="ql-block"> 3、线路在通如村与恒兴村交界处原是一道小闸(新光闸),现闸的功能已不需要了,变更改闸为桥,建成 1-16 米梁式桥,并更名为“亨通桥”(恒兴、通如两村的谐音)。</p><p class="ql-block"> 4、村民刘献忠儿子新建的楼房原在规划线路中,后经反复选线,保护了该房;村民陈秀兰的两间废弃小房子位于线路边上,但并不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可以不拆除。但本家希望能拆除后得些补偿。后以“有碍公路形象”为由拆除,既改善了公路观瞻,又遂了该户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5、因公路建设损坏了农村道路,由局补偿一轮队(1000 吨)马路砂给通如村,同时给丰乐村也补偿了一轮队马路砂。</p><p class="ql-block"> 6、促成三门闸新桥的建设,并选定了一个较合理的线型。</p><p class="ql-block"> 七、主持平潮大桥的建设管理(2002 年初 -2003 年春节)</p><p class="ql-block"> 该桥跨越通扬运河(五级航道),位于平潮镇区。</p><p class="ql-block"> 该桥主跨为60M 下承式系杆拱,一跨过河。两岸边跨分别为 3*13m PC 板梁,跨越两岸沿河道路,形成分离式立交。桥宽布置为:1.5m 人行道 +12m机非混行道 +1.5m 人行道。</p><p class="ql-block"> 设计荷载:汽 -20,挂 -100;</p><p class="ql-block"> 设计单位;上海林李公司 郁景波、潘龙</p><p class="ql-block"> 施工单位:淮阴水建公司 金孝权 张汉新</p><p class="ql-block"> 监理单位;南通交通监理公司 丁聪</p><p class="ql-block"> 因新桥桥位紧靠老桥,故先不拆除老桥,得以方便两岸行人通行,也为新桥施工提供方便。</p><p class="ql-block"> 2003 年春节前完成主桥及两侧引道基层,确保节前开放交通。</p><p class="ql-block">2003 年 5 月 1 日完成道路面层,正式通车。</p><p class="ql-block"> 拱肋预制场设于平潮港区内,预制完成后由驳船运至现场,浮吊安装。</p><p class="ql-block"> 施工中因拱肋间风撑设计配筋错误,致已制成的 2 根风撑报废。后作变更设计补救。(确保不损伤主拱肋,又不影响整体建筑美观)。</p><p class="ql-block"> 平潮镇参与地方保障人员有:魏桂明、周栋梁、陈国华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