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卡布奇诺 </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372749</p><p class="ql-block">图片:原创➕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 天越来越热了,趁着假期,我整理了衣柜里的换季衣物。突然一只蓝白相间的小袜子掉了出来。袜尖磨得发毛,袜口的松紧带早已失去弹性,却固执地卷着边,像极了女儿小时候攥紧我手指时,那不肯松开的小拳头。我捏着这只迷你袜子忽然愣住:原来那双曾被我握在掌心里的小小手,如今竟已悄悄长成与我一样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女儿的小胖手最是可爱,藕节似的手指肉乎乎的。玩积木时,总爱用拇指和食指捏着小方块往高处摞,肉乎乎的指尖沁着汗,把积木表面蹭得发亮。 </p><p class="ql-block"> 女儿的小手似乎带着一种天然的灵气。三岁的时候,我教她串珠子,原本以为她会把线扯得乱七八糟,却见她抿着嘴唇,一只小胖手捏着珠子,另一只小手先对准孔眼轻轻戳,没穿进去就把珠子翻个面,再用指尖小心翼翼拨弄线头,阳光穿过她长长的睫毛,在手腕上投下颤动的光斑。当第一颗珠子稳稳滑进线里,她开心的笑起来,举着小手晃啊晃,腕间的小铃铛跟着响,串珠在掌心轻轻碰撞,像一串会唱歌的小月亮。</p> <p class="ql-block"> 女儿对面团特别好奇,每次我弄面时,她都围着我转来转去 。在她四岁的时候,我让她参与做馒头。她踮着脚趴在面盆边,好奇的凑近发酵的面团:“妈妈,你快看,它好像在呼吸!”我往她掌心撒了点面粉,看她模仿我的样子揉面,小拳头砸在面团上发出“噗噗”声,面粉沾到睫毛上,像落了层细雪。</p><p class="ql-block"> 她坚持要做“会笑的馒头”,于是我们用红豆做眼睛,用胡萝卜刻成弯弯的嘴。当掀开锅的刹那,女儿惊呼着去摸馒头的“小酒窝”,烫得直甩手却又舍不得缩回。她举着歪歪扭扭的“笑脸馒头”满屋跑,阳光穿过她指缝间的空隙,在地板上织出金色的网。</p><p class="ql-block"> 最可爱的是她模仿我包饺子的模样:把面团揪成小剂子,用掌心压成圆饼,虽说擀出来的皮儿歪歪扭扭,边缘还沾着星星点点的面粉,却非要亲自往皮儿里放馅料,拇指和食指捏褶子时,肉乎乎的指尖把面皮压得薄如蝉翼,能透出韭菜的绿影。当她把歪歪扭扭的“小月亮”放在盖帘上,鼻尖上还沾着面粉,眼睛却亮得像缀着星星,仿佛在完成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劳动对于女儿而言,是把想象揉进生活,她不是在学做面食,而是在亲手创造能带来快乐的小太阳。</p> <p class="ql-block"> 女儿五岁时,喜欢芭比娃娃,迷上了给娃娃做衣服。我找出针线盒,教她穿针引线。她的小拇指抵着针尾,舌头抿在嘴角,像在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工程。第一枚纽扣缝歪了三次,终于固定在布裙上时,她举着娃娃转圈圈:“看,这是星星纽扣,会发光的!”</p><p class="ql-block"> 有次我看见她蹲在沙发前,认真地给小狗缝补“受伤”的耳朵,针脚歪歪扭扭却异常紧密。阳光从纱窗漏进来,在她头顶织出一圈毛茸茸的光晕,我忽然读懂:劳动对于女儿,是用双手编织善意的过程,那些被重新赋予生命的旧物,那些藏在针脚里的温柔,正在悄悄为她筑起充满爱的小宇宙。</p><p class="ql-block"> 春天来临时,她会把花的种子埋进花盆,指尖沾着褐色的土粒。每天清晨她都会趴在花盆边,用食指戳戳土面:“种子宝宝什么时候会发芽呀?”当第一株嫩芽顶破土层的那天,她尖叫着把我拽到阳台。她的小手轻轻抚过叶片,仿佛在触碰一只新生的蝴蝶。“妈妈,原来种子要先在黑暗里睡觉,才能看见太阳啊。”她仰起脸,睫毛上沾着露珠般的晨光。我忽然懂得,劳动是最好的生命教育,那些埋进泥土的小小种子,终将在女儿的掌心长成关于希望与等待的童话书。</p> <p class="ql-block"> 女儿的小手越来越灵巧:能系复杂的蝴蝶结;能捏出歪歪扭扭的小花瓶;还能在我疲惫时给我揉肩、帮我择菜;她还会把自己叠的千纸鹤送给住院的小朋友。那些看似琐碎的劳动瞬间,原来早已在她掌纹里刻下温暖的纹路。不是为了培养多么娴熟的技能,而是让她在触摸、创造、给予的过程中,懂得用双手去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鲜活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笨拙里藏着灵巧,每一道指纹都盛满对世界的好奇,在劳动的土壤里,悄悄长出属于自己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如今她的手早已褪去婴儿肥,变得修长而美丽。却总能在某个瞬间让我想起:那个趴在地板上搭积木,认真串珠子的小身影,掌心沾着面粉,眼睛里盛着整个春天的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