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5.4.26</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中四班美工区</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熹熹</p><p class="ql-block">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美工区使用新涂色材料的创作过程,记录其色彩运用、图案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p> 观察过程 <p class="ql-block">美工区新添涂色材料,熹熹发现了这些材料,她选择美化一个花篮。</p> <p class="ql-block">熹熹先把花篮底部的格子区进行涂色,涂成不同颜色的方块。又把中间空白的区域,用马克笔另一头按上许多不同图案的的印子。还模仿最上方的蝴蝶结画了几个黄色的小蝴蝶结。均匀分布之下的图案显得格外靓丽。</p> <p class="ql-block">最上方的蝴蝶结和藤条把手的位置,熹熹选择了粉色。完成装饰之后,熹熹将她的作品高高举起展示。</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作品更精美,老师建议熹熹可以进一步加工,将花篮剪下来。于是熹熹找了一把剪刀,开始沿着边缘仔细地剪了起来。到了蝴蝶结的部分,熹熹将纸跟着剪刀旋转,以此剪出完整的弧线。</p> <p class="ql-block">花篮剪下来了,熹熹又一次将作品举起来,得意的展示着。</p> 观察分析 <p class="ql-block">一、色彩感知与运用</p><p class="ql-block"> 熹熹能主动选择不同颜色(如粉色、黄色)装饰花篮不同区域,体现对色彩搭配的初步感知,通过对比色突出视觉效果(如黄色蝴蝶结与粉色把手)。</p><p class="ql-block">二、图案设计与模仿能力</p><p class="ql-block">-用“不同图案的印子”装饰空白区域,展现对材料功能的探索;模仿蝴蝶结形状绘画并“均匀分布”,体现观察能力与空间布局意识。</p><p class="ql-block">三、手部精细动作与问题解决</p><p class="ql-block">剪花篮时“沿边缘仔细剪”,遇弧线部分“旋转纸张”完成剪裁,显示手部控制能力发展,能通过调整方法解决操作难题。</p><p class="ql-block">四、创作主动性与情感表达</p><p class="ql-block">主动选择材料、多次展示作品并“得意”表达,体现对创作的自信与成就感,享受美工活动过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