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好不好,看皮肤就知道 !有这几个特征的,赶快检查!

黄德俊 FC2148

<p class="ql-block">您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突然发现手掌泛红、脸色变黄,或者胸口多了颗奇怪的“红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皮肤变化,其实很可能是身体深处的肝脏,正在通过“皮肤语言”发出求救信号,一起来了解这些信号背后可能隐藏的健康隐患吧!</p> <p class="ql-block">手掌发红,不只是血气好</p><p class="ql-block">不少人发现自己手掌变得粉红或潮红,尤其是靠近大拇指一侧的掌根部、手掌下缘以及指尖位置,按压后褪色、松开又恢复。多数人以为这种现象是血液循环好,但其实在医学上它还有个名称——“肝掌”。</p><p class="ql-block">它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征兆,由于肝功能下降,体内雌激素代谢紊乱,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这类变化常在长期饮酒、熬夜或患有脂肪肝的人群中出现,是肝病早期少见却关键的外部信号。</p><p class="ql-block">长出“蜘蛛痣”,不是普通红痣</p><p class="ql-block">蜘蛛痣是一种特殊的毛细血管扩张型皮肤表现,它的外形像一只小蜘蛛——中央一红点,四周放射状细血管,按压中心后颜色消退,松手再现。</p><p class="ql-block">它通常分布在胸口、面部或肩膀,和雌激素水平异常密切相关,是肝硬化、慢性肝炎中比较典型的表现。尤其是女性、经常饮酒或有肝病家族史人群,一旦发现多颗蜘蛛痣,应尽快检查肝功能,而不能简单当作皮肤色素痣处理。</p> <p class="ql-block">皮肤发黄,警惕胆红素异常</p><p class="ql-block">如果发现皮肤开始泛黄,尤其是眼白也染上淡淡黄色,还伴有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这往往不是“吃错东西”,而是胆红素排出异常所致。</p><p class="ql-block">肝细胞受损或胆道堵塞时,胆红素无法顺利代谢,就会堆积在血液和组织中,导致黄疸表现。这是肝胆系统的强烈预警,应及早进行肝功能及影像检查。</p><p class="ql-block">腹部青筋暴起,肝病晚期的外显</p><p class="ql-block">若发现腹部特别是肚脐周围,出现明显暴起的青色静脉,甚至呈现蜘蛛网状分布,这可能是肝硬化晚期常见的“门脉高压”表现。</p><p class="ql-block">“门脉高压”指肝脏内重要的静脉通路受阻,血液回流困难,压力升高,使血管扩张并在腹部表面显现。严重时还可能伴随腹水、食欲下降、身体消瘦等全身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做全面的肝功能检查和腹部影像检查,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明确病情分期和处理方案,千万不能拖延。</p> <p class="ql-block">  调节肝胆系统,从“脾胃通畅”做起</p><p class="ql-block">中医讲“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脾胃则是“后天之本”。肝胆要运作顺畅,脾胃必须通达有力。日常调理中,芍药能舒缓肝气郁结,缓解因情绪波动引起的胁痛、烦躁等症状;甘草在调和诸药的同时,能起到护胃缓急的作用。二者合用,被誉为“调肝气”的经典搭配,可有效改善肝气不舒带来的消化不良、易怒、月经紊乱等问题。</p><p class="ql-block">灵芝孢子粉富含三萜类与多糖成分,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缓解肝脏炎症反应;奶蓟草中的水飞蓟素则能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被广泛用于肝损伤后的保养和恢复,两者配合有助于提升肝脏代谢和排毒能力。</p><p class="ql-block">肠道通畅是减轻肝脏代谢压力的关键,若便秘频发,代谢废物在肠道滞留,便可能通过肠壁再次被身体吸收,形成“毒素回流”,加重肝脏解毒负担。通过膳食纤维摄入、作息规律和益生菌支持,维持肠道排空节奏,有助于肝脏“减负”。</p> <p class="ql-block">从抗炎营养开始,修复肝细胞活力</p><p class="ql-block">肝脏在解毒和代谢过程中会持续产生自由基,若积聚过多,就可能引发肝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导致炎症和细胞功能异常。维生素C作为水溶性抗氧化剂,能在血液等水相环境中中和自由基,阻止其进一步扩散破坏;维生素E则在脂溶性环境中稳定细胞膜结构,防止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两者协同作用,有助于减轻肝细胞炎症,保护肝脏结构完整,加快受损组织的修复进程。</p><p class="ql-block">在日常保健、肝脏修复或吸收功能较弱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天然来源的维生素补充剂,如提取自针叶樱桃和柑橘的天然维生素C,不仅含有多种活性植物成分,在体内抗氧化持续时间更长,也更安全、健康、易吸收。同时,维生素E在膳食中易受高温、氧化等因素破坏,推荐选择来源于新鲜小麦胚芽的天然补充剂,营养保留度更高、利用率更好。</p> <p class="ql-block">维生素D不仅参与钙代谢,还能调节免疫反应,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帮助缓解肝脏慢性炎症,降低病毒性或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进展速度。长期缺乏维生素D,可能增加肝纤维化的风险。</p><p class="ql-block">相较于单一补充维生素D,建议选择挑选含有钙镁锰锌铜的维生素D补充剂,多种矿物质协同作用,有助于维生素D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还参与能量代谢、脂肪代谢和抗氧化反应,有助于减轻脂肪堆积、平衡肝脏代谢状态,从多个角度共同支持肝脏健康。</p><p class="ql-block">Omega-3可促进肝脏对脂质的利用与分解,减少脂肪沉积,是脂肪肝防治中的重要营养素。它还能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缓解代谢综合征,延缓肝组织脂变的进程。在日常补充中,建议选择富含α-亚麻酸的有机亚麻籽油,其Omega-3含量不少于58%,可转化为DHA、EPA等,对大脑、神经系统及视网膜也具有结构支持作用。</p><p class="ql-block">同时,Omega-6中的亚油酸与Omega-9中的油酸亦不可忽视。Omega-6可通过有机核桃榨油获取,协助合成花生四烯酸(ARA),有助于细胞生长与组织修复;而高达7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特级初榨橄榄油,则有助于平衡膳食中脂肪酸比例,降低饱和脂肪摄入负担,进一步改善代谢状态,保护心肝血管系统。</p> <p class="ql-block">番茄红素、绿茶多酚、叶黄素等植物提取物,具备出色的抗氧化与抗炎能力。它们能够干预肝纤维化的形成路径,延缓肝组织硬化进程,同时在代谢过程中清除多余自由基,是护肝方案中的天然盟友。</p><p class="ql-block">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在肝脏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维生素B1、B2、B6、B12等能帮助肝细胞高效运转,减少脂肪堆积,预防脂肪肝,同时促进胆汁分泌,加速有害物质排出,减少肝脏负担。</p> <p class="ql-block">生活习惯微调,是护肝的核心</p><p class="ql-block">肝脏的代谢与修复遵循生物钟节律,尤其在夜间11点至凌晨3点是其“自我清洗”的关键期。若长期熬夜、睡眠紊乱,会影响肝细胞修复与胆汁分泌,增加炎症反应与毒素积累。坚持早睡,是护肝最基础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p><p class="ql-block">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生成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高糖高脂饮食则易诱发脂肪肝,加重胰岛素抵抗与慢性炎症。控制饮酒、减少甜食与油腻摄入,是预防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炎的首要策略,尤其适用于都市年轻人群。</p> <p class="ql-block">中医强调“怒伤肝”,现代研究也证实,长期情绪压抑或焦虑,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干扰肝脏血流调节和免疫平衡。通过运动、冥想或情绪表达方式减压,有助于缓解肝气不舒,改善由情绪引发的消化、睡眠与内分泌问题。</p> <p class="ql-block">肝病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测和腹部影像检查至关重要。特别是出现皮肤黄染、蜘蛛痣、易疲劳等表面症状时,不应只就诊皮肤科,而应综合评估肝脏健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修复。</p> <p class="ql-block">您日常会关注肝脏健康吗?</p><p class="ql-block">您最爱吃哪种护肝食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