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主任

诗琳外语

<p class="ql-block">  在一次全国翻译研讨会上,我遇到了严庆生老师。他刚分享了翻译培根随笔的体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茶歇时,他站在窗边,身姿挺拔,气质儒雅,还是和记忆中一样。他的头发有了些银丝,眼角也有了皱纹,但笑容依旧,和蔼可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走上前,恭敬又激动地说:“严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陈宇,您初三时的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先是一愣,随后眼中闪过惊喜,笑着说:“陈宇!当然记得,你那时是我们班英语成绩最好的学生。听说你大学毕业后考上北外的翻译专业研究生。现在做什么工作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商务部做翻译,这次来参加研讨会。真没想到能在这儿见到老师您,太巧了!”我难掩兴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错啊,看来当年没白鼓励你学英语。”严老师眼中满是欣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聊起当年的事,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像潮水般涌来,把我带回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莲花镇初级中学。</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姑娘,正读初三。学校所在地是莲花镇,那是个宁静的千年古镇。莲花镇有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初级中学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刚上初一时,我们班的班主任是王毅平老师,他是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充满热情。但就在我们升入初三不久,他因工作调动,不再担任我们的班主任。这在我们班引起轩然大波。大家都很震惊,情绪低落,毕竟相处了两年多时间,都认可他的班主任工作。他不担任我们的班主任,有的同学埋怨王老师不负责任,有的同学担心新班主任不好相处,整个班级弥漫着不安的气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我们不知所措时,一位名叫严庆生的英语老师成了我们的新班主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说严老师刚从外校调入我们学校。他20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三江大学外语系。接手班主任时26岁,年轻英俊,才华横溢。上了他的英语课后才知道他的英语发音标准地道,极富磁性,声音洪亮悦耳,一开口就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严老师刚接手我们班时,看到大家情绪低落并没有急着讲大道理,也没有批评我们因为原班主任工作调动而产生的情绪波动。他知道,空洞的说教解决不了问题。那年十月初,他组织了一次全班秋游。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我们包车来到离学校90公里远的梅山秋游。我们漫步在山间小道,欣赏着奇形怪状的岩石和清澈见底的溪流。严老师和我们一起爬山、聊天,他给我们讲他大学时的趣事,讲他第一次读到培根随笔Of Studies的经历,告诉我们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同学们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班级里压抑的气氛也慢慢消散。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严老师的用心,他就像一位知心大哥哥,走进了我们的内心。</p> <p class="ql-block">  很快,学校要举办迎新晚会,严老师决定组织我们排练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的选段——“一磅肉的审判”。这可让大家犯了难,英语基础本就薄弱,更何况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里面的台词又复杂又拗口。但严老师没有放弃,他对台词做了适当的修改,利用课余时间,一句一句地教我们读台词,给我们讲解剧情和分析安东尼奥、包细娅和夏洛克等人物性格。他告诉我们,这不仅是一次表演,更是一次锻炼英语能力和团队协作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排练的过程并不顺利,有的同学记不住台词,有的同学放不开表演。但严老师总是耐心地鼓励大家,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好。”在他的鼓励下,大家越来越投入。正式演出那天,我们都很紧张,但看到严老师在台下鼓励的眼神,我们渐渐镇定下来。我们全力以赴,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当演出结束,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最终,我们的节目获得了特等奖,那一刻,班级的凝聚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家对学习也充满了信心:人人脸上洋溢着骄傲,好像心里逼着一股劲。</p> <p class="ql-block">  之后,严老师组织学生报名参加了市英语竞赛。那天,他特地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对我说,"陈宇,你是我们班英语成绩最好的同学,一定要出类拔萃。这是我们学校第一次组织学生参加市英语大赛,一定要努力准备,为学校争光。" 为了帮助我们准备竞赛,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们辅导,提供各种学习资料,分享学习方法和技巧。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在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荣获一等奖,班上还有3人荣获二等奖,2人荣获三等奖。这让我们在全校出了名,也让大家对严老师更加敬佩和感激。</p> <p class="ql-block">  初三的时光紧张而充实,中考的压力越来越大。严老师不仅关注我们的学习,还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他经常找同学们谈心,了解我们的困难和烦恼,给我们加油打气。在他的陪伴下,我们顺利参加了中考。成绩公布那天,全班有20人考取了县一中读高一,其他同学也考取了镇高中就读高一。这个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严老师也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班主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考结束后,大家各奔东西,但严老师的教诲一直铭记在我心中。我考上了大学,后来又到北方外国语大学读硕士,主攻口译,毕业后进入商务部担任翻译。而严老师,后来也去读了研究生,离开了莲花镇初级中学,在三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担任专职英语教师。。</p> <p class="ql-block">  和严老师的重逢,让我感慨万千。曾经的懵懂少年,如今已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奋斗;曾经的青春岁月,因为有严老师这样的好老师,变得格外珍贵。分别时,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常联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望着严老师离去的背影,我在心中默默感谢他。他是我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智慧和爱,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我相信,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份师生情永远不会褪色 。</p> <p class="ql-block">  以师恩为笔,绘青春成长长卷</p><p class="ql-block"> ——《新班主任》赏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新班主任》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段充满温情与成长力量的初中时光,以倒叙手法展开叙述,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带领读者走进20世纪90年代的莲花镇初级中学,感受一位优秀教师对学生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结构精巧,倒叙生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说开篇以翻译研讨会的师生重逢切入,瞬间抓住读者眼球,勾起读者对往昔故事的好奇。从现实中“我”与严老师相遇,自然引出回忆,回溯初三那段关键岁月。这种倒叙结构打破常规叙事顺序,在开头便营造出久别重逢的惊喜与感慨氛围,增强故事的吸引力。随着回忆展开,按照时间线索,从原班主任辞职引发的班级动荡,到严老师接任后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结尾又回到现实的告别与约定,首尾呼应,使整个故事结构完整,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又缓缓收起,给读者留下悠长回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人物鲜活,师恩如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严老师这一人物形象鲜明饱满,令人印象深刻。他年轻英俊、才华横溢,毕业于名校外语系,标准的英语发音彰显专业素养。但他的魅力不止于此,更在于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和春风化雨般的关怀。面对班级因原班主任辞职产生的情绪波动,他没有生硬说教,而是组织秋游,以亲近自然的方式舒缓学生情绪,展现出对学生心理的敏锐洞察。在组织戏剧排练时,面对学生基础薄弱、排练困难的情况,他耐心指导,不断鼓励,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升英语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辅导上,他放弃休息时间助力学生竞赛,关注学生中考压力下的心理状态,全方位关爱学生成长,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他的形象承载着无数学生对理想教师的美好期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主题深刻,成长为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说围绕成长与师恩主题展开。在成长方面,学生们从因班主任变动的迷茫不安,到在严老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提升成绩,实现了知识与心智的双重成长。戏剧排练中的突破自我、竞赛获奖的喜悦、中考的成功,都是成长路上的坚实脚印。而师恩则贯穿始终,严老师的每一个举动,从组织活动到耐心辅导,都倾注着对学生的关爱与期望,深刻诠释了教师对学生成长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师恩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学生对未来的希望,帮助他们找到前进方向,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谢诗琳,诗琳外语,前南昌大学人武学院外语系党支部书记、主任;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英汉对照全译本)》和《培根随笔全集(英汉对照全译本)》,担任英语专业高年级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新班主任》是诗琳外语在AI协助下完成的第四篇短篇小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