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桩的基本功架

恬淡静心

<p class="ql-block">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脚全掌平贴地,脚尖朝正前方;两臂自然垂放在两胯旁,双掌舒展;嘴微闭,齿轻合,舌平放;虚领顶劲,凝神静气,目视前方。</p><p class="ql-block"> 无极桩的基本功态是指无极桩功架的两种姿势,即直立姿势和下蹲姿势(膝关节角度以135度为宜)反复交替的动态运化过程。</p><p class="ql-block"> 从直立姿势运化到下蹲姿势的功态(兜盆):</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身体由上而下的缓缓沉落过程中要神意內敛,在腰骶关节处产生动意。通过下颌微收来改善颈曲;通过含胸拨背,沉肩坠肘来改善胸曲;通过命门后撑,松腰落裹裆和骨盆前兜,尾闾前收来改善腰曲和骶曲。由此,脊柱的s型弧度得以上下抻拔。通过十趾抓地,屈膝下落至膝关节角度力135度来形成髋膝踝关节的折叠状态。内炁由四梢纳至丹田。我们说,这就是松开(减小)顶劲,但松开的过程中要虚虚地领住(或拎住或拽住)顶劲来放任地球引力牵动身体下落。这是一种蓄神,蓄神,蓄炁,蓄劲,蓄势的动态过程。</p> <p class="ql-block">  从下蹲姿势运化到直立姿势的功态(倾盆):</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身体由下而上的缓缓上浮过程中要神意外放,在腰骶关节处产生动意来顶腰竖脊以回复脊椎的s型自然弧度,同时引动骨盆后倾,提胯直膝,十趾松开,平铺下撑踏地来改变髋膝踝关节的折叠状态,內炁由丹田运达至四梢。我们说,这就是通过加大顶劲来对抗地球对身体重量的引力,使身体上浮的全过程。这是一种发神,发意,发炁,发劲,发势的动态过程。</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常比喻人体脊柱是龙,胯是虎。那么无极桩的这种蓄发交替的运化动态恰似龙盘虎踞和龙腾虎跃之势。人们亦常常比喻人体脊柱,两臂,两腿为身备五弓(我认为再加上两手两脚成为九张弓更合适)。那么无极桩的这种蓄发交替的运化动态恰似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之势。王壮弘先生常以老子的″上善若水″来形容和阐释太极拳的水性特征,强调行拳如流水,要被动不要主动;要重量不要力量;要流动不要移动。那么无极桩的这种蓄发交替的运化动态更似大海里之潮落潮起。潮落时,前浪随后浪悄然退去;潮起时,后浪推前浪,惊涛拍岸,卷起千推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