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太快满足是一种灾难。</p><p class="ql-block"> 婴幼儿的自体构建过程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对自身感受、体验、冲动……想象性精细加工。这是需要母亲抱持住环境,给到婴幼儿进行想象性精细加工的安全稳定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有些母亲因为自身人格的问题,她没有这个原初母婴贯注的能力,但是她会学习,会模仿,是的,唯独不会感受。她将她学到的育儿知识实践到极致。比如,饿了就马上给奶喝,定点定量地喂,喂足。</p><p class="ql-block"> 这只是本能的满足,不是在自我关联性里的喂养,温尼科特说喂养从来就不只是喂奶这回事。</p><p class="ql-block"> 婴儿的身体长大成人了,可是心理发育,情感情绪发育,一直停滞。内在某个部分还是那个嗷嗷待哺的婴儿。</p><p class="ql-block"> 平行到咨询里,咨访关系里,会有来访者急切地寻求情感的满足,咨询师不是不能,是不可以。</p><p class="ql-block"> 满足,在没有对自己内在的各种感受梳理加工到位前达成,是一种抹杀,对自我的抹杀,是对早年失败喂养的强迫性重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