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多彩课堂 赋能师幼成长”———人和街道中心幼儿园课程审议背景下的公开课展评活动

Jessica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根据我园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3月份听课月),以课程审议为抓手,通过“三研三促”模式(研课程目标、研教学策略、研师幼互动;促专业成长、促课程落地、促幼儿发展),全面推进园本课程建设,并于3月17日至25日,组织教师开展了三园区公开课观摩展评活动,旨在展示课程审议成果,探索教学创新路径,助力幼儿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4月2日—3日,三园区评选出的优秀课例集中在总园展示研讨,园长杜丽丽、县名师商伟伟、三园区园长郝磊、谢倩倩、王晶波、同年级组教师全程参与了本次优秀课的交流研讨,为课程审议的落地奠定了基础,也达到了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p> 活动筹备阶段 教师对选题选材的研讨 <p class="ql-block">  教师们根据所教领域串联该领域知识经验,结合课程主题审议,与同年级组、同班教师反复讨论,确定本次公开课的课题内容。</p> 同年级组对活动过程的研讨 <p class="ql-block">  通过同年级试讲、班级三名教师研讨,调整适合自己的活动流程、互动方式和拓展经验内容,确保课程活动环节都为了目标而设计,既能体现孩子的发展需求,又符合游戏化、情景化的教学理念。</p> 园级对目标分解的研讨 <p class="ql-block">  三园所确定10节优秀课例后,再次进行园级二次审议,谢倩倩老师带领10名教师,将目标分解四个维度再次进行梳理,具体到经验准备、经验脉络梳理、一日生活活动、活动评价表中的活动过程呈现详案、目标指向、目标达成预设以及幼儿学习方式等等,促使教师对本次活动目标的深度理解、丰富课程设计。</p> 活动展示过程中 <p class="ql-block">  公开课上,授课老师运用多媒体设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样形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孩子参与。课堂上注重以孩子为中心,通过游戏化教学,实现了“寓教于乐”。</p> <p class="ql-block">  在授课教师展示活动中,同年级组的观课教师认真观察并记录孩子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与经验获得。</p> <p class="ql-block">  华静静老师在《梯形宝宝做游戏》集体活动中,通过创设情境“图形王国的舞会”,邀请幼儿帮图形找家,巩固已知图形认知,帮梯形宝宝找家,了解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特征,采用直观感知、游戏化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梯形特征。</p> <p class="ql-block">  高双军老师在《铺小路》集体教学活动中,创设“小兔子因路坑摔倒”这一故事情景,引导幼儿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采用实践操作方式引导幼儿选择正确的图形去填补路上的坑,通过动手操作将对图形的认知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郎艳玲老师在《大脚印,小脚印》集体活动中,按照创设情境“小象请客”→幼儿操作“洗脚印”→游戏“脚印有多大”的环节,采用了情景导入,点数实物,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获得了5以内数的点数的经验,能通过手口一致点数说出总数,还能根据指令做出反应。</p> <p class="ql-block">  王露露老师在《大脚印,小脚印》这次活动中,采用了情境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数礼物”“脚印数字配对”引导幼儿掌握手口一致点数1到5,并说出总数的能力,再通过闯关游戏,锻炼了幼儿通过口令做出反应的能力。让幼儿在游戏化情境中习得了基数概念。</p> <p class="ql-block">  郭瑞霞老师在《呼,变大了》集体教学活动中,采用实物展示、亲身体验、互动提问与趣味游戏的方式,直观感知充气物体大小变化,了解充气和漏气现象,学会用简单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变化,还培养了安全意识、合作能力,以及用肢体动作表现事物变化的能力,让幼儿在趣味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物体充气变化现象的认识 。</p> <p class="ql-block">  张潘潘老师《神奇的帽子》这节课是根据《花儿找朋友》的目标延伸而来,活动方式以游戏进行,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兴趣并乐于参加。</p><p class="ql-block"> 在活动中,以帽子王国贯穿整个游戏,设置了三个关卡用来复习9的形成,巩固8和9之间多1少1的关系。并用帽子做游戏通过不同的角度理解9以内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p><p class="ql-block"><br></p> 课后研讨环节 <p class="ql-block">课后的研讨环节分为三步:</p><p class="ql-block"> 首先,同年级教师依据《3-6岁儿童发展评估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儿童发展评估指引》,分析他们获得的经验和成长及下一步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 其次,授课教师对本次课的目标分解、各环节的设计意图(目标指向)、一日生活活动中的经验渗透等进行分析,并做了本次活动中的自我反思;</p><p class="ql-block"> 最后,园长、骨干教师结合教学经验对其提出改进建议,既肯定亮点也指出不足;</p> 公开课展评活动 收获 <p class="ql-block"><b>园所层面:</b></p><p class="ql-block"> 1.给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真正做到了课程审议(园→年级→班级三审制度)的落地实施;</p><p class="ql-block"> 2.生成一批优秀课程案例集;</p> <p class="ql-block">  授课教师根据反馈内容,修改教案,形成10篇完整的课程课例,纳入我园园本课程资源库 。</p><p class="ql-block"> <a href="https://www.jianpian.cn/a/1d09966n?sc=groupmessage&s_uid=3996987&a_uid=3996987&sd=1"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高双军~小班数学领域《铺小路》课程案例(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a></p><p class="ql-block"> <a href="https://www.jianpian.cn/a/1d1vr71j?sc=groupmessage&sd=1&a_uid=6479030&s_uid=6479030"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郎艳玲~小班·数学领域《大脚印小脚印》课程案例(5以内点数并说总数)</a></p><p class="ql-block"> <a href="https://www.jianpian.cn/a/1d1omjnu?sc=groupmessage&sd=1&a_uid=10629990&s_uid=10629990"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王露露~小班·数学领域《大脚印小脚印》课程案例(5以内点数并说总数)</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jianpian.cn/a/1d2k8srs?sc=groupmessage&s_uid=4325160&a_uid=4325160&sd=1"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郭瑞霞~中班·科学领域《呼,变大了》(感受物体充气前后大小变化)</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 </span><a href="https://www.jianpian.cn/a/1d3ig5em?sc=groupmessage&sd=1&a_uid=5071282&s_uid=5071282"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张艳~大班·艺术领域《我眼中的夜晚》</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 </span><a href="https://www.jianpian.cn/a/1d2a7ary?sc=groupmessage&s_uid=10283780&a_uid=10283780&sd=1"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赵静文~中班·数学领域《花儿找朋友》(9的形成,知道8添1是9)</a></p> <p class="ql-block"><b>教师层面:</b></p><p class="ql-block"> 1.教师对梳理课程案例有了很清晰的思路,比如在本次活动中我的目标分解四个维度(经验脉络梳理)、每个环节的目标指向、突破重点难点的环节、教师指导语及幼儿学习方式,促使其专业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看到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幼儿的学习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 通过看幼儿上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看到幼儿的经验发展,并能从活动中看到幼儿学习方式,例如张潘潘这节活动中幼儿对“2 ”的数量关系理解。</p><p class="ql-block"> 在游戏中,教师通过“我戴的帽子数字是几?”引导幼儿关注老师帽子上的数字“2” ,思考其数量关系。在幼儿思考“2”的数量关系时,老师通过提问引导,让幼儿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启发幼儿自主探索。</p><p class="ql-block">幼儿通过<b style="color:rgb(237, 35, 8);">比大小</b>关系:</p><p class="ql-block"> 有的幼儿说“比1大1个”</p><p class="ql-block"> 有的幼儿说“比3少1个”;</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数量组合</b>关系:</p><p class="ql-block"> 有的幼儿说“1+1”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数字形状</b>:</p><p class="ql-block"> 有的幼儿说“它长得像鸭子。”;</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相邻数</b>关系:</p><p class="ql-block"> 有的幼儿说“在1和3之间”</p><p class="ql-block"> 有的幼儿说“在1的前面”</p><p class="ql-block"> 有的幼儿说“在3的后面”</p><p class="ql-block"> 这一个集体教学游戏中幼儿通过多方面思考,不同角度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b>幼儿层面:</b></p><p class="ql-block"><b> </b>1.幼儿经验获得进一步发展</p><p class="ql-block"> (1) 教师通过经验脉络串联、梳理,给幼儿做足一日生活活动中及教学活动前中后的经验渗透,促进了幼儿对活动经验的深度学习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2)同年级组教师看幼儿学习方式,根据《领域课程目标梳理》、《3-6岁儿童发展评估指南》及《儿童发展评估指引》分析幼儿发展,找到幼儿支持策略,促进幼儿下一步经验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2.促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发展</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主题开展之前,幼儿与家长共同经验渗透【调查表(例如本次公开课中美丽的调查表:孩子本次活动画的和家长一起做的调查表中拍的图片和绘画很多相似之处)、拍摄图片、看各种经验的视频景色等等】过程中,亲子关系自然得到升华。</p> <p class="ql-block">  活动尾声,园长杜丽丽对本次公开课展评活动做了总结,“从教师们展示的公开课中能看出教师们课堂教学组织能力都有所提升,希望老师们以本次公开课展评活动为依托,把课程审议真正做到实处,让每一次审议都成为师幼成长的阶梯,并落地实施”。</p> <p class="ql-block">  本次公开课展评活动通过“课程审议的共研共促”,实现了教师从“执行者”向“研究者”转变,教学从“预设性”向“生成性”转变,评价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提升幼儿园整体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供稿:各授课教师</p><p class="ql-block">编辑:邢丽君、赵静文</p><p class="ql-block">审核:谢倩倩</p><p class="ql-block">终审:杜丽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