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河,这条古老而又神秘的母亲河,见证着无数勇敢者的探险之旅。她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奔腾不息,永向前。每一个勇敢的探险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黄河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而我,也将永远铭记这段旅程,铭记黄河给予我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从远古走来,唱着轰鸣的歌,九曲连环,浩浩荡荡,以惊人的气魄出现在世人面前。我生在兰州,住在黄河边。我喜欢黄河澎湃宽广性格,它一泻万丈,浩浩荡荡;我喜欢黄河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带领中华民族长流不息,奔流到海永向前。我赞美黄河,它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成长。</p><p class="ql-block"> </p> <p>漂流活动是一种集体育运动、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探险为一体的综合体育运动项目,通过漂流活动,饱览了黄河两岸的秀丽风光。休闲假日里我们先后到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桑园峡、什川、洮河、湟水进行漂流考察。黄河漂流集中了黄土高原典型的地质风貌,风俗民情和神话传说,深刻体验了古老的黄河文化历史。</p> <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能泛舟在母亲河,就能感知到母亲的脉搏,血管里仿佛注入了先辈的血液。也许我是一颗卵石,一粒沙,可我们的身上从此有了圣洁的光,触电般接通了上苍的信息,净化了我们混沌的心灵。</p> <p>早春的黄河,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间,轻燕嬉水,偶有一两条鲤鱼腾出水面,激起一团水花,泛起道道涟漪,像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孙子今天和我一起漂流黄河,很兴奋。孙子二岁多开始下黄河飘流,如今已是老水手了。风呼呼吹来,水面翻腾起层层波浪,推着“橡皮艇”偏离航道向河中心划去,耐心地用力地将浆插入水中,以“一拨千斤”的从容驾着橡皮艇压着波浪前行。坐在橡皮艇上,眼前河水一览无余;河中大大小小的石头已被冲刷得浑圆无棱,石头上长满长长的青苔,与水流共舞,颇有韵律。</p><p>顺水漂流,河道时宽时窄,水流时急时缓。遇到险滩急流,我便会高声叫孙子:“注意坐稳”,小孙子便牢牢地抓住把手。橡皮艇冲浪而下,我们心也随之悬了起来,眼看着橡皮艇在被水浪高高抛起约一米高,稍有闪失就要翻船,溅起来的水花,打湿了我们的衣裳,感觉凉飕飕的,在孙子一阵阵惊呼声中,皮筏又稳稳当当地落了下去。当橡皮艇行至平缓水面时孙悠闲自在地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浆"。</p> <p>空旷的黄河中只有我和孙子两人,四十里黄河风情线,两岸沙滩莹莹,卵石滚滚,岸边如大海沙滩,一望无际;忽而河草萋萋,成群的野鸭嬉水,孙子尖叫着,伴随鸟语,清风舞动白云,心旷神怡,优美的风景画卷。既有高原风格,又有黄河两岸高楼林立的奇特景观。</p> <p>此时,从远处的羊皮伐子上,飘来一支乡间野味十足的东乡“花儿”:</p><p>黄河湾湾九道曲,</p><p>弯弯里都有浪翻;</p><p>河湟两边你来看,</p><p>哪一个不唱“少年”。</p><p>搓着个面手手送阿哥,</p><p>尕妹子的眼泪淌干了;</p><p>半个锅盔怀里面藏,</p><p>朶阿哥走哈的远了。</p><p>大河边上的憨墩墩,</p><p>阿娜老了着还不回;</p><p>你把尕妹子瞅下的早,</p><p>羞脸儿大了着没敢说。</p><p>牛肉面下好了端上来,</p><p>兰州城里头吃一挂来;</p><p>羊皮伐子划到跟前来,</p><p>心上的“花儿”(哈)漫来。</p><p> “花儿”粗犷豪放,洋洋洒洒,十分动听。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等民族中的民歌,“花儿”产生于明代初年。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以汉语演唱。自古以来,河湟地区盛行“花儿”,牛肉面也在当地流行,不过早年间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牛肉面的。只能漫一曲“花儿”来解心中的忧愁。</p> <p>大地、长河、远天,都在无穷延伸,看不到尽头。观赏黄土高原的秀丽景色,这里山随水转,水绕山流,山水相映却另有一番情趣。乘橡皮艇顺流而下,既可感受大自然之美,又可挑战自然,体验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之惊险。</p> <p class="ql-block">黄河以黄沙之河而得名,可眼前的黄河已经是碧若明镜,绿波荡漾了,犹如漫步在传神写意的山水画廊,令人不禁想起“圣人出而黄河清”的古训来。黄河既清,圣人已出,那么,谁为圣人,等您做一番游历,答案尽在其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