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年未了情 一北海舰队工程船大队老战友参军五十二周年纪念日聚会札记(2024.12.19)

高山流水

<p class="ql-block">五十二年未了情</p> <p class="ql-block">(2024.12.19)</p> <p class="ql-block">身披朝霞赴工大,</p> <p class="ql-block">冰心一片留北海。</p> <p class="ql-block">人生无悔从军路,</p> <p class="ql-block">五十二年未了情。</p> <p class="ql-block">【一】岁末将临,我们迎来了“工大战友五十二周年参军纪念日”。五十二载春秋,当年原上海县三林、陈行、杜行、马桥、北桥五个公社的83位青春洋溢的青年,经严格政审与体检后,告别故土,投身北海舰队工程船大队,肩负起核潜艇军港建设及驱逐舰、航母基地建造水上施工的重任。自此,他们与人民海军、北海舰队、工程船大队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12月19日参军的日子,成为了老战友们心中独一无二的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二】今晨,因中风住院康复治疗的马桥老战友蔡履强,依然心系战友,在“难忘工大”战友群中赋诗一首:“青春永驻海防线,战友情深又相见。五十二年风和雨,潮禧良辰再许愿。”蔡履强的诗作,表达了对北海、对工大、对老战友的深切怀念。我虽不善作诗,但感于履强病榻前的深情,不禁附和:“履强赋诗诉衷肠,一片冰心留北海。人生难得从军路,五十二年未了情。”</p> <p class="ql-block">【三】原定于上午十一点半集合,但许多战友不到十点便已抵达。十点半时,多数战友已顶风冒寒从浦江两岸、四面八方赶到七莘路中谊路口的华友大厦潮禧大酒店。有的战友横跨黄浦江从浦东赶来,有的贯穿闵行区从最南边的老闵行赶来,换乘多条公交线,只为能与老友们相聚。最准时的当属刘孝勤,他于11点29分准时到达潮禧V8包房。孝勤曾是插队知青参军,退伍回沪48年,曾任海峡房产公司老总,这是他首次参加工大战友聚会。当年他因文化高、长相英俊、性格开朗,在新兵连中十分出众。老帅哥虽曾为老总,但为人低调随和,一见面便聊起当年在工大新兵连和施工船的往事,将战友一一认出。我们这批战友,无论后来在部队提干还是复员后被外轮、内轮选中,或是四年期满就返回家乡上海,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如今事业家庭圆满,身心健康,乐度晚年。这不仅证明了当年我们都是含金量高的优秀青年,更感恩于北海舰队、工程船大队和人民海军军旅生活的磨砺。</p> <p class="ql-block">【三】不知不觉,热热闹闹的三、四个小时过去了,大家却仍意犹未尽。一年一次的聚会,半天时间显得太过短暂。拉战友群、每年参军节搞纪念聚会,是复员后在三林镇当过乡办企业厂长、后多年从事外贸的群主王国权精心组织策划的。随着年龄增长,他担心聚会中可能出现意外,因此今年将聚会时间缩短为一天,甚至一度考虑取消。然而,从今天的现场情况来看,战友们依然老当益壮,对每年一次的参军纪念日聚会充满热情。杨耀根等几位积极分子听说只搞半天反而不来了,觉得不过瘾。大家认为好不容易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虽然平时网上联系频繁,但每年一次的相聚更显珍贵。最后大家一致提议:明年继续举办,至少两天,聚会地点可以选择多个,趁着身体尚好,多感受沪上宾馆或郊区乃至江浙皖长三角的度假村,看看美景,唱唱军歌,重温五十多年前的军旅深情,那将多么有意义!当然,具体聚会时间可以灵活调整,年底太冷,秋天也许更为适宜。李汉民性格开朗、多才多艺,沪剧唱得特别好,他和能歌善舞的金福堂等老战友说:“参军纪念日活动一定要坚持搞下去!不到九十三,聚会不能散;不到九十九,谁也不能走!”“好!明年找个可以边就餐边K歌的地方,让罗召余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李汉民的上海沪剧、金福堂的‘红梅赞’等再唱一唱,我们百听不厌!”大家都随声附和。王群主见此情景,也不禁感叹:“这群情民意如此高涨,我能熄火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