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正值秋冬交替之际,应同门道友黎群之邀,我有幸参与了郴州居士明德组织的资兴回龙山“参禅、休闲、祭祀”义工行活动。今年的秋天格外顺遂,晴朗且适时有雨,气温宜人,可谓风调雨顺,庄稼果蔬丰收在望;虽已入冬,仍天高云淡,即使在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回龙山,亦能感受到如春般的暖意,极适合观赏日出日落。</p> <p class="ql-block">我对回龙山仰慕已久,此次得以亲临其境,参与“参禅、休闲、祭祀”活动,内心倍感自豪。查阅资料后,发现百度上有一篇文章对回龙山的介绍详尽而贴切,特此引用,以省笔墨:</p>
<p class="ql-block">回龙山乃资兴“古八景”之一,坐落于资兴市东北部的回龙山瑶族乡境内,隶属于南岭罗霄山脉的分支,海拔1480米,总面积达20.2平方公里。据清光绪元年乙亥重修的《兴宁县志》记载:“城北十里许,倚羊角山之后,有山龙一枝,纡回蜿蜒,故名曰‘回龙’。邑脉实发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沿途可见“昼游东江湖,夜宿回龙山”的指示牌,足见如今回龙山与东江湖齐名。这得益于回龙仙寺的大和尚明月法师十八年来坚持不懈的菩萨行。他凭借一己之力,将一座破败不堪的小寺庙建设成高山之上庙宇错落有致的大丛林。即便面临坐牢的风险,仍毅然决然地完成了上山公路的修建,其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最终赢得了政府的支持与赞赏。此外,他还重建了山顶仅存的神农炎帝祭天台,于今年六月六日举行的祭天仪式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二十余人于上午十点前抵达回龙仙寺,拜见明月大和尚后,在他的带领下进行了念《地藏经》及《阿弥陀经》、转佛念佛、烟供祭祀等一系列佛教修持活动。</p> <p class="ql-block">寺庙免费提供斋饭,食材皆取自本地高山流水,加之清净之心与纯净山泉的调和,使得这顿斋饭美味无比,令人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完成一系列寺庙修持活动后,下午四点,我们一同登上了山顶的炎帝祭天台,举行了庄严的祭天仪式。</p> <p class="ql-block">郴州地区关于神农炎帝的传说与遗址众多,然而在文革期间大多遭到破坏,神农文化一度中断传唱。若数典忘祖成为现代人的特征,那么民族的衰亡或许不远矣。</p> <p class="ql-block">幸而回龙山的神农炎帝祭天台率先得到了修复与传承,特别是今年六月六日成功举行的炎帝祭天仪式,让我们看到了郴州传统文化复兴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过去数十年间,以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风靡全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GDP的增长。然而,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不仅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破坏了环境,还诱导了人们“大吃、大喝、大搞”的生活方式,使人心变得浮躁。我们似乎已不再是那个传统的中华民族。</p> <p class="ql-block">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礼崩乐坏、温室效应加剧、瘟疫频发的时代背景下,能够参加回龙山“参禅、休闲、祭祀”活动,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福报,唯有坚持修行方能获得。</p> <p class="ql-block">祭天仪式结束后,已是傍晚时分。此时,神农炎帝祭天台西侧的云彩泛起了五光十色的光芒,不同于常见的红色,而是罕见的淡黄色光辉,柔和地在天边呈长条状飘浮。太阳逐渐由淡黄变为深红,在崇山峻岭的尽头缓缓沉没。</p> <p class="ql-block">观赏落日余晖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留念,不时发出惊叹之声。不久,太阳完全隐没于地平线之下,夜幕降临,神农炎帝祭天台也随之沉寂。许多人选择在野外露营,而我和同门道友则返回寺庙禅修打坐。晚上九点半,随着寺庙悠扬的晚钟声响起,大家进入了宁静的梦乡。</p> <p class="ql-block">次日凌晨四点半,随着寺庙晨钟声的响起,我们起床了。有人参加大殿内的早课,有人禅修打坐。作为修禅宗的佛弟子,我清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禅修打坐。天色微明之时,我随看日出的人群再次登上山顶的神农炎帝祭天台。清风拂面,略带凉意。祭天台的台阶上,层层递进的围栏旁人来人往,已有不少人前来观日出。天空依旧晴朗,风轻云淡,太阳从神农炎帝祭天台东侧的山峦中升起,光芒万丈,淡淡的白云在天边静静飘散,山谷与山峰瞬间明亮起来,神农炎帝祭天台南面环绕的回龙仙寺也沐浴在曙光之中。</p> <p class="ql-block">上午八点半,我们一行二十余人在与明月大和尚告别后,各自乘车下山。写于2024年11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