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 “阴阳” 怎么理解?它是如何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

老道

<p class="ql-block">中医的 “阴阳” 怎么理解?它是如何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p><p class="ql-block">今天来聊一聊中医的阴阳。很多学西医的或者刚开始学中医的,对阴阳的概念感觉很模糊,不明确,像是哲学的概念,不像科学的概念。然后阴阳怎么用于指导医学诊断和治疗,表示不理解。</p> <p class="ql-block">其实一开始我也有这些困惑,刚开始看中医基础理论,感觉阴阳五行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也不可以物理公式那样去推敲,没有头绪,然后是怎么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系列问题。后面不知道是什么动力,一直坚持去看,去观察,就会有更好的感受。所以我经常感觉,学中医和学佛一样,需要缘分。</p><p class="ql-block">好,首先,什么是阴阳?以下摘抄黄帝内经关于“阴阳”的几个经典句段:</p><p class="ql-block">“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p><p class="ql-block">“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p><p class="ql-block">“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p> <p class="ql-block">从上面可以看出,“阴阳”,其实就是这个世界对立的两面,说对立也不对,其实也是相互根生的。然后这两个对立面各有其特点,按其特点,分为阴阳两大类。比如男性阳刚为阳,女性阴柔为阴,下为阴,上为阳,动为阳,静为阴,火为阳,水为阴,气为阳,血为阴。总之就是运动的,阳光的,刚烈的,火热的为阳。宁静的,趋下的,阴暗的,物质性的,阴冷的为阴。</p> <p class="ql-block">那“阴阳”如何用于指导医学诊断治疗呢?黄帝内经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其实就是阴阳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的最好示例。在农村干活太阳晒热了,回来知道喝点鬼针草之类熬的“凉水”,不就是“热者寒之”的实际应用吗?</p> <p class="ql-block">中医诊断学里的“八纲辨证”,先辨阴阳。其实“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当中,后面六纲是可以归入阴阳里面的,就是只有阴阳2纲。中医诊断疾病和治疗的原则,先辨表里,辨寒热,辨虚实。伤寒论里面明确强调“表未解者,当先解表”,如果你不辨表里治疗顺序都错了,可能越治越严重。“洞天奥旨”治疗外科疮痈肿痛,先辨阴证阳证,再根据部位和症状讨论治疗方法,说明阴阳在中医临床中的基础医学原理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包括我们论治方面,主体也是按阴阳去走的,你比如,温补的,补气的,辛温发汗的,活血的,是不是都可以归为阳类?泻下的,清热的,泻火的,补血的,滋阴的,是不是可以归入为阴类?当然还有和解的,这个属于阴阳半表半里的,属于普遍性的特殊性,但是也还是在阴阳范畴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