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见孩子说话的爸爸 是“声音创伤”的受害者 ——照见了 终其一生我们都逃不掉和父母的关系

心理咨询师 慧明

<p class="ql-block">   9月30号到烟台,10月1日~10月7号,我在烟台参加家族荣耀——小物件疗法代际创伤团排导师认证班的学习,整个学习收获很多,我今天想说说一个很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或者和其他人的关系,做到最后,90%以上都会回归到和父母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讲一个例子,是老师的示范案例。案主说,我总是听不见孩子说话,有时候孩子和我说着话,我就睡着了,孩子会非常愤怒,我内心也经常对自己说,不能这样,要认真,要好好听孩子说话,但是实际上每次都这样。</p> <p class="ql-block">  在后来的排列中,案主看到的,是对母亲大喊大叫,暴跳如雷的父亲,童年的自己为了避免被伤害,选择失听,选择用“听不见”来保护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叫做“声音创伤”的东西,就是说,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孩子经常听到这种嘈杂的吵架声、斥责声,那么他会很不舒服。那么出自一种自我保护,他会怎么做呢?他就会把耳朵关闭掉,把这个声音屏蔽掉——我听不见,那么就伤害不到我。孩子为了避免伤害,避免父母这个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就会形成一个“我听不见”的模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屏蔽的模式还在他的身体里面,即使他已经长大成人,他还是会不自觉的屏蔽掉周围的一些声音——孩子和他说话的时候,他就会表现为听不见——这个模式在家庭关系中很可能因为经常听不到老婆说话引起吵架,于是这个模式就很可能传递到孩子身上,在无意识层面,形成家族系统的创伤传递模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样,如果你发现,孩子听不见家长说话,可以问问孩子,父母关系如何,家里有没有人经常吵架,如果父母或者祖父母有经常吵架,孩子就很可能屏蔽掉家长说话,进而屏蔽了老师的讲课,或者,开会的时候领导说话他也听不到,为什么呢?身体层屏蔽掉了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么,这种情况是不是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一些影响呢?是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们就会更理解那些孩子们,更理解那些朋友们——归根结底,这是和父母的关系中来的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那么如果发现这个问题如何破?</b></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处理和父母的关系,该表达表达,该交回交回,疗愈自己那个逃避的、不敢面对父母吵架的内在小孩,获得足够的力量以后,再和孩子清晰的表达,对不起,是爸爸的错,爸爸沉浸在过去的创伤里,经常没听到你的话,爸爸已经看见这个问题了,爸爸以后会关注你的需要,做爸爸能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当我们发现和孩子好好说话,孩子听不见,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许多父母都遭遇过这样一个问题,好好跟孩子说话他听不见,得吼一顿才管用,这可能和孩子注意力的分配有关,当孩子在专注做自己的事情时,尤其是他非常感兴趣的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确实听不到轻声细语,或者听到了,也无法回应你。比如孩子专注地看动画片,妈妈叫他去吃饭,他就是听不见,直到妈妈大声吼一声,他才会从动画片的世界中被拉出来。这时候的大吼是一种强烈的刺激,让孩子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身上。</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恐惧驱动,孩子对父母的吼叫产生恐惧心理,促使他们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就是习惯驱动,孩子长期以来养成一种互动模式,只有在被吼后才会采取行动。比如,孩子每次吃饭都要磨蹭很久,时间一长,父母就会忍不住吼他们,孩子也就渐渐习惯了只有在被吼后才会加快吃饭速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孩子为什么要吼一顿才听话,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吼叫虽然能在短期内让孩子顺从,但从长远来看,它对孩子的成长不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尤其,当我们知道“声音创伤”这件事,我们更要父母摒弃这种简单粗暴的育儿方式,采用更积极、更耐心的方式与孩子相处,用爱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互敬互爱,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