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叫袁宪华,在耒阳市城市和农村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工作。1986年8月至1989月年8月在南京中学任专职体育老师。那时学校规模小,只有20多个老师,6个班,300多个学生,办学条件也很艰苦,低矮的瓦房,破旧的门窗,篮球场是土坪,柴油机发电机发电,1989年年底才接通了供电线路,彻底告别了煤油灯蜡烛年代。</p><p class="ql-block">在南京中学工作虽然只有短短三年,却是我一辈子永难忘却的记忆。我师范毕业参加工作时才18岁,南京中学是我由象牙之塔步入复杂社会的第一站。这里有我的懵懂无知,有我的年少轻狂,有求而不得的苦闷,有理想失落的惆怅。当然,这里更有长者的教诲,兄长的关照,朋友的陪伴,学生的支持。在这里物质生活虽然贫乏,精神生活却丰富多彩,抽烟、喝酒、喝茶、煮咖啡、打篮球、打羽毛球、游泳、散步、打扑克、打字牌、下象棋、听录音机、弹风琴等等等等,乐趣太多太多了。我是耒阳仁义的,家乡离学校有30多里远,我寒暑假基本不回家,把学校当成了寄托和归宿。我调到仁义中学后,也三天两头往南京中学跑,感觉自己没有调离,根本没把自己当成外人。</p><p class="ql-block">离开南京中学一晃快40年了,曾经艰苦的南京中学锻炼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随着条件的改善师生的努力,现在的南京中学已今非昔比,屡创辉煌,已成为耒阳教育界的璀璨明珠。作为南京中学的一员,每当看到学校获得表彰奖励的消息,都由衷地感到高兴,感到自豪。因为,人都是有家国情怀的,故乡、母校、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等,都是刻在骨子里的烙印,无论时间多久,无论距离多远,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魂牵梦绕,荣辱与共,用一句歌词来形容就是:从来不需要提起,永远也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南京中学举办这次聚会,邀请大家故地重游,同抒家国情怀,共谋发展大计,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也期盼以后能定期举办,办得更好!</p><p class="ql-block">因为有事不能参加聚会感到非常遗憾,借助屏幕,表达我最衷心的祝愿: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幸福安康!祝各位学子学业有成,事业辉煌!祝南京中学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祝我们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富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