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作业及单元作业设计的概念解读

~~莫~~言~~邵艳艳

<p class="ql-block">单元作业是体现课程视域作业观的具体操作载体。单元作业目标在设计和表述时一般会考虑四方面因素: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以及表现程度。</p><p class="ql-block">课程视域与单元作业</p><p class="ql-block">1、课时一般以某个点状的具体内容作为学习重点,具有一定的片段性、零散性、割裂性。</p><p class="ql-block">2、单元一般是指同一主题下相对独立并且自成体系的学习内容。一种是自然单元,即以教材原先设计的自然章节作为一个单元。另一种是从某个专题或学科关键能力等角度重组单元,如小说写作单元,说明文写作单元等</p><p class="ql-block">3、单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关联性、综合性、递进性和相对独立性。</p><p class="ql-block">4、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可以从宏观角度降低教师宏观把握学科课程整体要求的困难,又可以避免从微观角度紧紧把握某个课时所产生的割裂问题,更有助于体现课程视域的思想单元作业与课时作业的关系</p><p class="ql-block">1、单元作业是课时作业的累加。但同时要求不同课时之间的作业要体现一定的相关性、逻辑性和递进行。</p><p class="ql-block">2、体现单元整体要求的综合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往往需要掌握整个单元学习要求的全部内容后才能完成,这类作业有单元整体性、内容结构化、综合运用等性质,</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单元作业设计</p><p class="ql-block">单元作业设计是指教师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依据单元目标以选择重组、改编完善或自主开发等多种形式形成作业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影响作业效果的因素</p><p class="ql-block">1、必要性,必要性反映的是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和适切性问题。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作业是否为不同学业水平学生提供了选择。</p><p class="ql-block">2、与学习内容的联系程度。本质上反映的是作业内容不能偏离学习内容,这一要素对提言学业成绩和激发作业兴趣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p><p class="ql-block">3、可理解性。反映的是作业的科学性、难度等问题。在设计作业时,要尽量使用学生易懂的语言,并且指向明确,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题意与要求,避免给学生制造额外的障碍。</p><p class="ql-block">4、作业类型。丰富的作业类型,可以减少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乏味感,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p><p class="ql-block">5、作业难度,</p><p class="ql-block">6、作业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