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早上,朋友给我发了十几条语音留言,让我空的时候给她回复。</p><p class="ql-block"> 朋友是个自律的人,一直在健身房坚持锻炼。教练是个小姑娘,其他都很好,但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和我的朋友约定好时间后,总是要调整,调整的理由无非就是前面时间的客户晚来了,或者后面客户需要提前来。开始几次,我朋友也没有计较,谁没有个尴尬的时候呀。</p><p class="ql-block"> 但是后来,这样的情况多了之后,我的朋友就不愿意了,她是一个非常守时的人。</p><p class="ql-block"> 她就跟教练表达了她的想法,她有自己的时间安排,不希望一直被调整。</p><p class="ql-block">小教练也真是心大,过几天又跟她商量调整时间。我朋友心里那个那个火是真的火,但她忍住,没对小教练当面发火。</p><p class="ql-block"> 憋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今天早上,她心里还是觉得不爽,所以希望我给她分析分析,她担心自己是不是太和小教练计较了?</p><p class="ql-block"> 听完她的语音,我想起一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情很清晰,问题就在于小教练的做事风格,小教练没有自己的原则,导致她的客户一而再再而三去挑战她的原则,然后结果是她再去挑战其他客户的原则。最后,她就会成为两头不讨好的人。</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我们都可能在某一阶段处于这个小教练的位置,他人挑战我们的原则,而作为流程环节中的一环,我们认为自己不得不要放弃原则,还得去和下一个环节的人协商,动员说服他们修改原则,牵一发而动全身。</p><p class="ql-block"> 你有过小教练这样的境地吗?你会选择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 我是这样建议朋友的:</p><p class="ql-block"> 首先,问题不在于你,你不必为他人的无原则买单。你按照约定行事是天经地义的,你允许被修改时间,那是因为你照顾到他人有困难,能帮就帮一把,但这不是你的义务。</p><p class="ql-block"> 其次,人和人相处的过程,就是一个互相了解形成一定相处模式的过程。具体什么模式,要当事人协商明确或心照不宣默认形成,模式真的是因人而异。你已经试图和小教练明确规则,但是她依然我行我素,执意要按照她的规则方式行事,既然双方无法达成一致,那么我退出,不玩了。人生有时候,把一些三观不一致的人请出我们的世界,快刀斩乱麻。</p><p class="ql-block"> 最后,遇到类似情况,的确需要一个旁观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原指下棋的人和看棋的人,后来比喻当事人和旁观者,旁观者看问题反而更加客观清晰。为什么?当事人身处事中,陷在输赢成败或者情绪对抗中,无法从更高的位置纵览全局。旁观者是中立的状态 跳出棋局再看棋局,自然有不一样的角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