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时间点,心脏很脆弱!6点「护心」建议请收好!

黄德俊 FC2148

<p class="ql-block">心脏作为身体的泵血中枢,日夜不停地为人体输送血液和营养,是人体的“发动机”,维持身体各个器官正常运转。它看似十分强大,却是最容易受伤的器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p><p class="ql-block">心脏哪些时刻更脆弱?如何及时有效的发现心脏的问题?今天一起来了解。</p> <p class="ql-block">心脏有一个内在的“生物钟”,表现为固定的昼夜节律,对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非常重要,白天心率较快,晚上心率慢。知道心脏什么时候更脆弱,就能更好地保护心脏。</p><p class="ql-block">早晨起床时</p><p class="ql-block">早晨起床后,人体经过一夜的代谢消耗,血液相对黏稠,易发生血管栓塞,同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上升、情绪激动。若此时着急活动,高血压、血脂异常者等可能诱发心血管病症。</p><p class="ql-block">建议:起床时躺一会儿,可以喝一杯温水,早餐少吃油腻食物。高血压患者最好晨起后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波动。</p><p class="ql-block">上午9至11时</p><p class="ql-block">此时交感神经兴奋,人会感到激动亢奋,血压升高,同时肌肉处于灵活运动状态,这些因素叠加,会导致动脉斑块不稳定,增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p><p class="ql-block">建议:午餐不宜吃得过饱,饭后散散步,尽量午睡半小时,减轻心脏压力。压力大、心情不好时可以深呼吸,每次持续5-10分钟。提高血液中的氧气水平,让大脑镇静,放松紧绷的神经。</p><p class="ql-block">下午15至17时</p><p class="ql-block">上午的辛苦工作让身体和大脑都处于较疲劳状态;下午16时开始人体血压进入“高峰”,易诱发心绞痛、心梗等意外。</p><p class="ql-block">建议:工作间隙建议起来活动几下,避免久坐。晚餐不宜暴饮暴食,睡前不要一直看手机,尽量晚上22至23点入睡。</p> <p class="ql-block">心脏病的可怕在于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出现以下几种不舒服时,需要提高警惕。</p><p class="ql-block">X 胸闷、胸痛</p><p class="ql-block">如突发的胸闷、胸痛且不能缓解,或症状虽不持久,但发作频繁,可能是心梗预警。</p><p class="ql-block">Ⅹ无诱因的胃部不适</p><p class="ql-block">心脏问题并不总会引起胸部不适,即使无胸闷、胸痛,单纯出现出汗、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也有可能是心脏问题,需就医进一步检查。</p><p class="ql-block">X 眼前发黑</p><p class="ql-block">如果感到眼前发黑或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特别是过去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p><p class="ql-block">Ⅹ心悸、气促或乏力</p><p class="ql-block">如果在合并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出现,不排除合并心肌炎的可能;如近期过度劳累、大量吸烟后出现症状,更应警惕。</p> <p class="ql-block">心脏虽然深藏于胸腔之中,但它的内在变化会通过体表展现出来,以下几个表现也可能是心脏疾病的线索。</p><p class="ql-block">Ⅹ耳垂折痕</p><p class="ql-block">耳朵上的毛细血管丰富,一旦体内血液流通变慢,动脉有硬化现象,耳垂会首先因缺血而有所表现,出现折痕。</p><p class="ql-block">Ⅹ脖子变粗</p><p class="ql-block">一般情况下,男性颈围超过39厘米,女性超过35厘米,说明脖子较粗。脖子粗的人,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都相对较高,这些因素与心脏病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Ⅹ脉搏紊乱</p><p class="ql-block">脉搏跳动节律整齐、每分钟在60至100次是心脏健康的重要表现,跳得太快、太慢或杂乱无章都是心脏疾病的信号。</p><p class="ql-block">Ⅹ脚踝水肿</p><p class="ql-block">久站、久坐都可能出现脚部水肿问题,但如排除以上因素,脚部出现不明原因水肿,就要警惕心衰或慢性心脏病的可能。</p><p class="ql-block">Ⅹ脚趾冰凉</p><p class="ql-block">在温暖的环境中仍然脚部发凉,说明血液循环出现问题了,根源多在心脏。</p> <p class="ql-block">要想让心脏持续、有力地为全身输送血液,就必须知道它的喜好。生活中坚持6个好习惯,可帮助维持心脏健康。</p><p class="ql-block">√饮食要控制</p><p class="ql-block">优化饮食质量是心血管代谢健康的关键,护心饮食最好做到以下三点:</p><p class="ql-block">√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p><p class="ql-block">摄取充足的膳食纤维对促进健康肠道细菌至关重要,有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每天保证至少摄入1斤蔬菜、半斤水果,可在大米、白面等主食中掺杂一些荞麦、红豆等,或者用薯类、玉米等替代部分主食。选择富含菊粉、抗性糊精、半乳甘露聚糖等成分的天然膳食纤维补充剂,促进肠胃蠕动,有助预防心血管疾病。</p><p class="ql-block">√吃够蛋白质</p><p class="ql-block">优质蛋白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助于维持心脏功能正常运转,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适当多吃些鱼类、鸡肉等白肉,减少吃牛肉等红肉;摄入充足蛋奶和豆制品。可服用天然植物蛋白提取的零添加优质蛋白补剂,供给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p><p class="ql-block">√少吃盐</p><p class="ql-block">高盐饮食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压则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成人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p> <p class="ql-block">√睡眠要充足</p><p class="ql-block">研究发现,每晚睡不够7小时,可分别使心脏病、脑卒中风险升高48%和15%。</p><p class="ql-block">睡眠时长因人而异,一般来讲,儿童为8至12小时,成年人7至8小时,老年人至少保证5至6小时。</p><p class="ql-block">√运动不能少</p><p class="ql-block">有氧运动能让心脏更有活力和动力,如慢跑、游泳、太极、瑜伽等。建议每天锻炼半小时,每周至少3次,久坐时尽量每小时起身活动3至5分钟。需要注意,运动时要监测心率,最多不超过基础心率的20%,即每分钟120次左右。</p><p class="ql-block">√喝够5杯水</p><p class="ql-block">人在脱水状态下,红细胞比容增加,血液黏稠度升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p><p class="ql-block">成年人每天饮水量要达到1500至1700毫升,以每杯300毫升计算,每天至少饮水5杯。心脏病人不能大口喝水,宜少量多次,肾功能不全者应适当少量饮水。</p> <p class="ql-block">√戒烟限酒</p><p class="ql-block">包括二手烟在内的所有形式烟草,都会导致炎症、血栓前状态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心血管健康。</p><p class="ql-block">酒精同样对心脑血管健康无益,成年男性最好每天<25克(半两),成年女性<15克;或酒精摄入量每周≤100克。</p><p class="ql-block">√保持好心态</p><p class="ql-block">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到心脏健康。比如长期处于压力下,体内的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增加,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收缩等系列反应。</p><p class="ql-block">心情不好时,可通过深呼吸、冥想、音乐疗法、八段锦、太极拳和瑜伽等手段减少压力激素的分泌,治愈自己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您的心脏状态如何?</p><p class="ql-block">您有哪些有益心脏的小妙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