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做人,认真读书,创新教学,总结成果——五月九日上午培训记录

刘志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新时代骨干教师,如何一直葆有教育家精神,如何与功利始终保持距离,如何永远保持育人的初心与梦想、激情与诗意,如何认识和协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这是我们时刻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命题。五月九日上午,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赵洪涛老师为我们做了《新时代骨干教师成长路径与转型发展》的主题报告。</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以“四有好老师”作为开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从政策、制度层面指出新时代骨干教师必须具备十个素养,即,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情怀素养,人文精神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学实施素养,教育治理素养,学习反思素养,信息技术素养,创新创造素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的讲座从三个方面展开,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使命与方位——新时代骨干教师的发展定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成长与转型——新时代骨干教师的成长路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环境与平台——省教科院持续助力骨干教师专业成长</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新时代,骨干教师的使命:探索教育规律,破解教育难题,深化教学改革,引领教育创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骨干教师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勇于担当、肯于吃苦的引领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教学设计、教学创意的咨询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团队合作、项目攻关的凝聚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校本课程、系列研发的带头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人格修养、核心能力的示范作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骨干教师的定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引领——教育发展方向的引领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服务——课程教学改革的践行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指导——教材教法研究的指挥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研究——教育理论研究的自觉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骨干教师的主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教学研究:变革课程生态、创新教学形态、打造课堂样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科研指导:立足“校实际”开展项目研究,立足“真问题”开展课堂研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课程研发:课程领导力、强化国家课程意识、实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教师发展:专业眼光与学术眼界、学科思维与研究方法。</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讲座的第二个主题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成长与转型——新时代骨干教师的成长路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对骨干教师成长路径,赵院长从三个方面做了讲述:</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01 重构边界——拓宽教育视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02 重构路径——实现多维成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03 重塑价值——再燃教育激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何为学习力? 赵院长指出,学习力包括: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创造力。说到底,学习力就是终极竞争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遇到难题、分析难题、解决难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复盘过程,反思过程,优化过程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仁爱而后润泽桃李”是一句富有深意的成语,它强调了仁爱之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种爱心如何像雨露一样滋润和培育学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它指的是对他人的关爱、同情和尊重。在教育领域,仁爱之心尤为重要。一个拥有仁爱之心的教师,会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润泽桃李”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教师比作雨露,将学生比作桃李。桃李需要雨露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学生则需要教师的关爱和教育才能成才。这里,“润泽”不仅指物质上的滋养,更指精神上的启迪和引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因此,“仁爱而后润泽桃李”可以理解为:只有教师具备了仁爱之心,才能像雨露一样滋润和培育学生,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最终成为有用之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句话也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责任。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作为教师,应该始终怀着仁爱之心,尽心尽力地培育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们,要尊重教师、感恩教师,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身范而后立德树人”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示范作用和立德树人的重要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身范”意味着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遵守社会公德,践行职业道德,用自己的行为示范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立德树人”则是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质,通过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品德高尚、素质全面的人才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因此,“身范而后立德树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质,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博学而后传道受业解惑”这句话,深刻阐述了教育者的职责和使命。</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博学”是教育者的基础素质,意味着教育者必须拥有广泛而深入的知识体系。这要求教育者不断学习,积极吸收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博学不仅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准确、前沿的知识和信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传道”则是教育者的核心任务。教育者要将自己所学知识、信仰和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为示范来影响学生,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品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受业解惑”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职责。教育者要接受学生的学业,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这要求教育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博学而后传道受业解惑”这句话强调了教育者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们,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更要关注他们的品德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指出,提升学习力,拓宽教育视野,要提升人文素养,研习传统经典。从《易经》中感受刚柔相济的教育智慧,从《论语》《中庸》中体会仁爱而后润泽桃李的智慧,从《大学》中领悟身范而后立德树人的智慧,博学而后传道受业解惑,敬业而后达士通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敬业而后达士通人”这句话富有深意,它强调了敬业精神对于个人成长和成为通达事理之人的重要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敬业”是指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工作充满尊重和热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个敬业的人,会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这种敬业精神不仅能够带来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达士通人”则是指通达事理、明辨是非、善于交际的人。这样的人通常具备开阔的视野、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人生经验,能够理性地看待问题,善于与人沟通,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敬业而后达士通人”这句话告诉我们,敬业精神是成为达士通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成为所在领域的佼佼者。同时,敬业精神也会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工作,从而更加投入和用心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个敬业的人,在工作中会不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提升素质,这些都会为他成为达士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一个敬业的人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这样的人,在与人交往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成为社交场合中的佼佼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因此,“敬业而后达士通人”这句话不仅强调了敬业精神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指明了成为通达事理之人的方向和路径。让我们在工作中保持敬业精神,追求卓越、不断成长;在社交中注重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最终成为一个既有专业素养又善于人际交往的达士通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以下几个:</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学科中心主义(知识中心课程理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代表人物:布鲁纳、施瓦布、赫钦斯、巴格莱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基本观点:知识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该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主要理论:包括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学生中心课程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基本观点: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主要观点: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社会问题而非知识性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后现代主义课程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一流派强调课程的多元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反对传统的、固定的课程模式。它鼓励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人本主义课程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一流派强调人的情感、价值和尊严在课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情感、道德、审美等方面。它鼓励教育者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些流派各有特点,但都是对课程问题的不同理解和思考。在实际应用中,教育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对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赵院长指出,要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于“动机作用”的教学设计。二是基于“学习者中心”的教学设计。三是基于“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四是基于“跨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指出,提升学习力,拓宽教育视野,要阅读教育经典,夯实专业基础。了解世界教育发展历程,了解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对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教育家要有所了解。捷克的夸美纽斯,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学校里面所给的教育应该是周全的。瑞士的裴斯泰洛奇,他提出和谐发展的教育包括体劳德智等。英国的斯宾塞,提出教育目的在于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德国的赫尔巴特,提出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思想体系,注重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美国的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指出,提升学习力,拓宽教育视野,还要解读教育方针,明确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九个坚持”是我们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之不易,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对全省教育要点,特别是统筹实施“五大行动”“十大工程”有所了解。“五大行动”,是青少年读书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行动;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提升行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十大行动”是: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大中小学党建“双优”工程;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扩容提质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工程;职业学校办学茶件达标工程;高等字校教育教学设施提升工程;省属高校“双一流”突破工程;“陇原名师”工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新时代骨干教师的成长路径的第二个方面是专注研究力,实现多维成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何为研究力,赵院长指出,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研究能力与有效运用这种能力的个性品质。这包括研究所需要的知识、经验、技能、策略、方法等智力因素,同时也涵盖了支撑研究的情感、态度、愿望、决心、意志、毅力与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在学术或教育领域中,研究力特指教师进行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和丰富教学经验的能力。它涵盖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课程研究能力、学生发展研究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必备素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研究力,是由研究意识、研究能力、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研究影响等构成的。具体到中小学教师,在工具上:从“教案”到“助学案”;在主体上: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在内容上:从“小问题”到“大任务”;在学法上:从“我问你答”到“互学群学”;在结构上:从“单一结构”到“多维结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指出,专注研究力,实现多维成长,要重视论文写作,积累成长素材。作为骨干教师,要了解写作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写”是促进教师复盘与反思的方法;“写”是推动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途径;“写”是工作经验呈现与反映的载体:“写”是教育思想积淀与形成的前提:“写”是让生命自觉,让思想自由,让精神自主。让价值自现,让成长自生的行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对骨干教师写作的途径,赵院长做了指导与分享。文章就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在对文本解读的感悟里;文章就在精彩的课堂上,就在对学生心灵的呵护中;文章就在观课的反思里,就在对教育的认真思考里;文章就在议课的交锋中,就在对工作的严谨细致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对骨干教师写作的选题,要有针对性:言之有物。指向解决特定的研究问题或满足特定的研究目的。要有聚焦性:言之有度。选取一个明确而有限的研究范围来进行深入研究。要有可行性:言之有据。选取一个可以有效研究并得到实际结果的研究主题或问题。要有创新性:言之有预。选取一个新颖、独特或有创造性的研究主题或问题能够在学术领域中提供新的见解方法或视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对于骨干教师写作的规范,赵院长指出要符合基本的语法规范,符合学术表达,语言简洁概括。</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指出,专注研究力,实现多维成长,要立足项目课题,解决教学难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课题研究的缘起,基于如下三个方面:对于学科教学本质和思想的思考,对于学科教学具体问题的关注,对于学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尝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当前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赵院长指出,一是范围太大,无从下手或无能为力;二是主攻目标不十分清楚;三是问题太小,意义不大;四是在现有条件下课题太难,资料缺乏;五是经验感想之谈,不是课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指出,专注研究力,实现多维成长,要转化教学成果,实现区域引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能够有力助推教学内容的更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加贴近科技发展前沿,符合人才培养需要。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实践奠定基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指出,专注研究力,实现多维成长,要重视校本教研修,助力常态教研。规范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落实行动研究为主的校本教研。构建“教学——研究——专业一体化”的教研体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指出,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教育,由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转为培养能终身学习、会解决问题的人;学校,由围墙中的知识提供转为开放空间中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连接;师生,由单向度的教与学的关系转为学习共同体的共建者。教育正在重组与重新定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新时代骨干教师的成长路径的第三个方面是:着眼创造力,再燃教育激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指出,着眼创造力,再燃教育激情。要有“立潮头”的自觉。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数字素养。需要不断转变身份角。</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教师角色将是:学习引导者,教学设计者,技术应用者,资源开发者,学习合作者,终身学习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指出,着眼创造力,再燃教育激情。要有“在现场”的勇气。</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个时代正让过往的许多经验变成“障碍”,能力被重新定义,模式沦为桎梏,需要我们保持归零的心态,绝不做教育改革的旁观者,要永远拥有“在现场”的勇气,去参与,去摸索,去碰撞,去实践,成为教育最前沿的“弄潮儿”。</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指出,着眼创造力,再燃教育激情。要有“领头羊”的追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做默默耕耘的“老黄牛”自然值得称道,但做能带领同伴走向水草丰茂的广阔天地的“领头羊”更值得推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今天讲座的第三部分,赵院长就甘肃省教科院持续助力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在环境营造和平台搭建方面所做的工作从四个方面对我们做了分享。一是指导教学实践。二是孵化教学成果。三是促进教师成长。四是对接优质资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省教科院作为全省教研系统的龙头,狠抓培训学习,建立学习机制,纵向上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横向上建立了“培训、阅读、共学”三位一体的学习体系。通过各级教研部门上下联动,先后组织了全省教研工作专题培训、全省劳动教育教研员的专题培训等,全面提升教研员专业素养。各级教研机构在引导教研员加强专业阅读上下足功夫,举办首届阅读教育高峰学术研讨会,启动“中小学语文思辨读写整本书阅读教改实验项目”,开展“整本书领读行动”之教研员专题阅读活动,促进教研员综合素养提升。教研员以学科教学研究为抓手,打造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引导教师持续不断地与同伴交流研讨,创造机会让教师与高层次的教学专家交流;鼓励教研员深度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组织策划教师培训项目,承担教师培训任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赵院长的报告站位高远、视野宏大,分析透彻,语言朴实,引经据典,感染力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他的许多话语都堪称警句,值得我们铭记,比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书读多了,人生才能圆融、圆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做人,要高贵,但不能高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只有以德修身、以德立身,才有资格站在讲台上,德不正,无以育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做自己就好,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优秀,那就是进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他的许多做法依然有效。值得我们效仿,比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学科教学方面,他总结发明的“听—读—品—说—吟”古诗词五环节教学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班级管理方面,他提出要在学习中做学生的老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生活中做学生的兄长,将心比心,想学生所想;在学生思想和心理方面有困惑时又做学生的朋友,急学生所急,尽力帮助学生排忧解难。</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每届学生他都要求必须牢记两句话:一句是:“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和“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多少年之后师生重逢再起齐读,想想都令人动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教师写作方面,他提醒我们,只要动笔写,开始写,就能越写越好!</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专业阅读方面,他总能捧起书本,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丰富生活,丰实心灵,丰厚思想,丰满人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读写结合方面,他提醒我们,读的方面,既要博览群书,更要主攻方向,把中国古代优秀典籍作为寻根的突破口,向老祖宗学习。写的方面,既要尽收眼底,更要锁定目标,不要跟风找热点,有泥土气息的文章更受欢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家庭教育方面,他指出,在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的时候,父母要努力做到自我情绪的及时抽离,不急躁、不极端、不尖锐、不草率,抽丝剥茧,给孩子反思的机会。这并不容易,需要父母在孩子“犯混”的当下克制自我,力争表情有温度、语言有温度、对话方式有温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讲座结束时,赵院长给我们写了一段寄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未来值得期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真正意义上的骨干教师,要成为一个敢于放弃“过去”的好奇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要不断地拓展朋友圈。在跨地域、跨行业、跨文化的朋友那里汲取成长的灵感或创新的火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要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才能让我们的教育生命形成正循环,突破偏狭与定势,走上蓬勃发展之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新时代骨干教师的成长路径与转型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涵盖了多个方面。聆听了赵院长的报告,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持续学习:新时代骨干教师需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包括参加各类教育培训、阅读专业书籍、参与学术研讨等,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专业素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实践锻炼:骨干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教育科研等实践活动,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反思与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骨干教师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通过反思和总结,骨干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团队协作:新时代骨干教师需要善于与同事合作,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团队协作,骨干教师能够汲取他人的优点和经验,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型:新时代骨干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开展研究,形成科研成果。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骨干教师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由传统型教师向创新型教师转型: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骨干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创新实践,骨干教师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实现由传统型教师向创新型教师的转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由单一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型:新时代骨干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应对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因此,骨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实现由单一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的转型。通过跨学科学习和实践,骨干教师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b></p>

骨干教师

教育

教师

学生

教学

课程

学习

素养

成长

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