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界生的甄选与培养

乌蒙学子张佐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关于临界生的甄选与培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临界生”这个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广义上的“临界生”,指在一、二本之间,二本、专科之间,专科与不上线之间徘徊,通过加强个体辅导和努力能使其达到要求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即“学习成绩”)分属不同档次,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提高空间,所以也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临界生”。但狭义上的临界生指的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某方面的困难学生。因为临界,他们在考前复习的最后阶段就很容易出现“意外”状况。如何让这一群体稳定下来,让他们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达到一个最佳状态,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能力,突破“界限”,考出最优成绩,不仅仅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p><p class="ql-block"> (一)临界生的特点。一是考试成绩不稳定。一些临界生平时的成绩忽高忽低,波动性大。每次测试,不要说家长、老师,就是学生本人也没有把握自己能考多少分数。每次考完试,不是高估了自己,就是低估了自己,总是心神不宁。等到试卷发下来,往往抱怨考试时错看了题目或是后悔把原本答对的答案后来又改错了等等,总是在考前显得十分紧张,而考后又怨天尤人,后悔连连,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待考试。二是学习情绪不稳定。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阶段性的,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三分钟热度”。有时热情超常,作业态度认真得让人感动,上课发言积极得令人振奋。但好景不长,在老师、同学们的赞扬声还没有落地之时,他们的作业质量就惨不忍睹,前后判若两人,上课时就像霜打的茄子,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三是学习习惯不稳定。有些临界生天资聪慧,领悟能力较强,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时,时不时还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思想火花闪现。也正是凭着这些“小聪明”,他们时常会受到老师的青睐,同学的赞叹。但这部分学生往往惰性较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作业、书写、解题等不规范,学习时间不保证,缺乏刻苦学习深入探究的精神。做事、学习缺少自觉性、主动性。老师推一把,向前走一步,老师不推,原地不动。四是学习方式太稳定。有些临界生从小到大都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认真,听话,作业一丝不苟,课堂专注认真,复习应考高度重视。但学习、思考问题的方式太稳定,致使思考的范围过于狭窄,思维的路线过于单一,解题的应变能力缺乏变化。基于这些特点,临界生经受着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由于以前的成绩不够稳定或不够突出,所以经常在“不能出头”的阴影中受到压抑。不少临界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失败,形成了消极与失败的心态,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关注,就很可能完全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与健康积极的原动力。尽管造成他们学习不能出头的原因各不相同,而且成功心理并非从一开始就被扭曲,但随着“不能出头”次数的增加和对失败体验的加深,学习的自我评价、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等变得越来越模糊,进而自信心受到动摇。</p><p class="ql-block"> (二)临界生的提升与转化。一是临界生的确定。每个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每一次联考划线分层分类确定临界生。考虑到有些学生的学习水平很不稳定,可以在每次考试后进行调整划定,以便加强辅导的针对性。二是辅导老师的确定。班主任召开班级任课教师会议,针对本班不同临界生的问题和弱势学科安排不同的辅导老师,并要定期了解临界生偏科问题等的解决情况,及时向辅导教师作出反馈,帮助其及时调整辅导计划。三是临界生的转化。进行心理素质辅导,培养成功心理,增强自信心;调整考前心态,自我减压,优化情绪;调节饮食、睡眠习惯,调动最佳兴奋点。补短板找到每个学生的成绩增长点,确保优势学科,重视薄弱学科,加强分层辅导,补差拔优。树立向弱科倾斜的意识,与薄弱学科零距离接触,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辅导。纠正学习习惯,培养临界生“三管齐下”的学习习惯。也就是在日常复习时,一要管好自己的口,不懂就问,不留后患;二要管好自己的手,边听边记,边看边练,注意记要点、记难点、记疑点,注意练规范、练速度、练重点、练技巧、练能力,避免出现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发生;三要管好自己的脑,通过设问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纠正临界生“三不到位”的答题习惯。也就是纠正他们审题不到位、书写不规范、答题不完整等毛病。教师在指导、批改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及时提醒,也可以通过面批、同学互批等方式当场纠正,反复强调,不厌其烦。优化学习方法,合理计划,把握主动;灵活多样,激活思维。</p><p class="ql-block"> (三)临界生的甄选和调整。临界生名单应结合学生学习状况和历次考试成绩进行阶段性动态调整。 学生进入高三年级后,学校教学管理中心、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基础年级的学情、表现,于高三上学期初,根据相应考试初步划定各学科临界生名单。综合高三上学期历次考试情况,在高三上学期期末对临界生名单进行第一次调整,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好寒假时间。 结合学生高考报名情况,在高考倒计时100天左右对临界生名单进行第二次调整,适当扩大临界生范围,同时做好临界生思想引导工作,鼓励进入临界生名单的学生客观看待和评价自身学习状况,不放弃,将希望转变为现实。 同时,建立临界生培养工作档案。学校教学管理中心、班主任加强与科任教师的联系,及时将临界生的各方面信息通报给本班科任教师。建议班主任将各临界生的家庭状况(尤其是特殊家庭)、生源性质、学习动力、性格特点、历次考试成绩等方面内容汇总给各科任教师,便于科任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现状,针对性进行辅导。 </p><p class="ql-block"> 总之,临界生的甄选与培养是提升高中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临界生的甄选与培养有助于增强教师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高中教师队伍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临界生的甄选与培养既需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形成合力。用心地做好临界生的甄选与培养,帮助每位临界生树立应对高考挑战的信心、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从而以健康的心态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