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

<h3>  一直喜欢投资,大概与我的原生家庭及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我们家住在码头上,奶奶在我小时还在码头上的饭店上班,爸妈工作忙,白天我跟着奶奶,在她的饭店玩。 <br><br>  奶奶是一个豁达、善良、并有男人一般魄力的女人。<br><br> 我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她的这些品性,深深地影响着我,以至于我的同事们和我与兄弟相称,可见我的个性中很多男性的部分一一爽!是奶奶对我的个性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br><br>  奶奶年轻时一直开饭店,我们姐妹有四个,爸妈一直教书,空余时间也要打理自家的自留地,自己吃一些,也拿去市场上卖一些,补贴家用。<br><br>  记忆中爸在家的时间基本都在地里干活,每年都会种上甘蔗,蔬菜……,我妈上课之余,给我们全家打毛衣、做鞋,还会在家的周边的一点空余地上,种向日葵什么的,记忆最深的是在屋后种黄花菜,这种菜开花时特别漂亮,味道我不是很喜欢,但家里日子有过的蛮滋有味的,我妈做的布鞋特别漂亮,比如城里流行丁字皮鞋,我妈会做丁字布鞋……,我妈可是城里的高材生,高中毕业是报送读大学的,是因为“运动”开始了,才没有……。<br><br> 顺便提一下,我外公曾是国民党司令员的秘书,小时候我见到过外公黄埔军校的合影,上面写着“国民党第一届黄埔军校秘书培训班毕业合影”,外公身高1米78,瘦高挺拔,身着深色尼子大衣,帅极了。就在解放前夕外公感觉国民党太腐败,他坚持跟定共产党,解放后在杭州梅花碑的市政府上班。<br><br> 我家是奶奶当家,每到年底,大人们要商量春节全家的化消,主要是我们姐妹要添置的新衣,化多少钱?还有人情往来等一些必要开支,她们很少考虑自己的,每年的大年初一我们姐妹都有一身新衣。<br><br>  计划好后,爸妈会去城里买布料,叫裁缝来家里做几天,记忆中爸给我们买的布料特别漂亮,反正在我们的同龄人中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我妈可是有文化的杭州城里人哦。一年中奶奶会弄甘蔗、蚕豆、花生、葵花子、南瓜子……变着各种花样,让我们姐妹吃上各种零食。</h3> <h3>  就算这样,家里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经常到月底,奶奶会叫我们去邻居家借一淘箩米,月初工资来了去还。码头上流传吃了好的几户人家,说:“三个菜篮子”,我家算一个。<br>  因为爸妈都是老师,所以我们家比较受人尊重,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也很好👍。</h3> <h3>  可能是因为从小生活在码头上,遇到的、看见的大多是做生意的、为家庭奔波的一群人,所以一直喜欢商场这份工作,喜欢做营业员的这种感觉,每做成一笔生意,都会非常开心,特别是有点难度的生意,因为我的出场,搞定了,真的很有成就感!<br><br>  从进单位到退休一直从事同一工作。炒股也和做生意一样,我也经常有亏损、会割肉,商场进货也会有不对路的产品,我也经常降价或买送,及时处理,在股票市场也一样,买入的股票,和你想像的不一样,那也要及时止损,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对的地方,原理是一样的。</h3> <h3> 我喜欢乐观积极的人,也喜欢珍惜生活的人,还喜欢有趣的人。相反,那些苦大仇深,牢骚满腹,疑神疑鬼,吃里爬外,口蜜腹剑的人,我都是敬而远之的。<br><br>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一直尊重自己的内心,做最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大概2000年吧,记得一次选择工作的机会,一个朋友叫我去别的酒店,做管理,月薪3000多,另一朋友叫我去一个即将开业的一个涉外商场,我任主管一责,说一开始工资只有800元,我都没有任何犹豫,选择了后者。我说:“我工作不是为了钱,只要喜欢”。上岗后,任部门经理。第一个月发的工资是1500元,不包括奖金,第一年年终,老板第一个给我发了一个最多的红包,还握着我的手说:“感谢你一年来的努力”,这个荣誉比钱重要。接着又加了工资,我们老总对我说,经理级别的,我是工资唯一最高的,是破例了。后来才知道当时我们10个人的小商场,利润和另一个30多人商场相当,呵呵😄。要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做的好,做到极致。<br><br> 我是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也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黑白颠倒。<br><br> 唉,直性子,很得罪人,也很容易吃误伤……。<br><br> 后来,才慢慢悟出,赞同的话尽量说,不认可的话,婉转表达,或干脆不说。<br><br>  要好好享受生活,把日子过得舒服,把心情和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但是,人和人之间是会互相影响的,所以,与有些人在一起就是享受,而与有些人在一起,就是煎熬。 <br><br>  所有事, 一旦苦大仇深去熬,都没有必要。<br><br>  择时很重要,择机很重要,择价很重要,择势很重要。<br>  <br>  缘分,运气,心态,也很重要。<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