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三)

若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养生之道(三)</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太极拳(站桩)中的气血</p><p class="ql-block"> 养生之道,有一种说法,气血不通百病缠身,气血一通百病不生。那么什么是气血? </p><p class="ql-block"> 人的内气亦称真气,按照中医理论,真气是由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构成的。元气是先天之气,为肾之动气;宗气是由自然界吸入的清气,贯于心脏,上行于肺,推动营气、卫气的流动;营气由消化得来的水谷之精气,经过气化作用生成血液,行于脉中,营养全身的细胞;卫气是由水谷之悍气散于脉外,抵抗外来的邪气和病毒的侵入。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其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构成内外表里,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独立系统,气血通过经络将营养发往全身。 </p><p class="ql-block"> 人体的三大支柱,即气、血、经络。经络如同铁路,稳中有降液如同养料,气就如同火车,把养料源源不断运往全身。中医认为气为阳,稳中有降为阴,气与血的关系是阴阳相随,互为滋生,互为依存的关系,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故曰:气者血之母,气行血则行,气滞血则淤,血滞多数是由气滞所引起的。但气也依附于血液循于全身,素称“气为血府,血能藏气,以气为主。”气和人则安,气乱人则病,气散人则死。 从养生角度来说,气被视为生命之源,是构成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灵枢天年》一书中是这样说的:人生之初何其筑为基,保其立为盾,达到气稳中有降双盈。</p><p class="ql-block"> 打太极拳(站桩)时内气在身体的表现是,双手十指发麻、发胀、发红,小腹沉实,呼吸缓慢深长,产生腹鸣,口生津液、下腹排气,腰眼发热等等。 那么,太极拳(站桩)又如何使气血得通呢?按中医讲就是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p><p class="ql-block"> 咱们的传统养生理论说的多清楚,养生的许多东西都是精气神这个维度的事情。很多人根本没概念,只是在肢体运动强度上去认识,其实这跟真正的养生修炼没任何关系。 </p><p class="ql-block"> 打太极拳(站桩)和中医一样,是一个高维度的认知和运动,我们的古人对自然世界和生命世界的认知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现今的科学技术在发展,但人的灵觉在退化,那个维度的东西是要靠灵觉去感知的,不是学和看,而是要感和悟! 真正的养生方式,就是中医里传统的气机导引术。</p><p class="ql-block"> 打太极拳(站桩)的一个关键是我们能不能以意导气,在运动中以气运身,在动静之中对气机的升降出入有明确的感知和控制。感知多少控制程度如何则就要看功夫了,而且是内家拳(桩)内在的功夫,是汪永泉大师所说的知己之功。</p><p class="ql-block"> 打太极拳(站桩)都有知己和知彼的练法,知己肯定是用意不用力。那么,我们练意不练力,怎么练?这个过程很复杂,用的平台很多,但不管过程如何,最终得到的一定是以意导气的能力!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意到,气到,力到便是成果。</p><p class="ql-block"> 打太极拳(站桩),要求用意,头往上领,肩往下沉,领劲沉劲,形成对拉;松肩松腰,尾闾下坠,气沉丹田,裆内合动,脚下生根;如此以往,内气充盈;行拳走气,气走周天,通膀胱经;气沉脚下,打通腿经,肾肝脾心,各经通畅;内气贴背,行气掤臂,通心包经,最终归一,肌肉若一。 </p><p class="ql-block"> 气血是生命的能量。当身体的气血不足时,就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让身体健康,让心情愉悦。一般来说,当身体气血不太充足时,就会出现一些亚健康的问题,比如:有的人会感到心慌、有的人会经常失眠、有的人爱掉头发、有的人很容易疲乏、有的人情绪容易焦虑、有的人会出现抑郁。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气血不足的状态,会使得身体过度透支,这时身体就要出问题了,人不仅会生病了,甚至可能是难以治愈的疾病。 </p><p class="ql-block"> 人本身就有很强大的自愈能力,所以人们常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养生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养生就是调动你身体内的自愈力,让你始终能保持在健康状态之中,比如,当一个人进入深眠时,这时便是进入到了最好的自愈壮态,身体内的许多疾便在不知中被修复了。但是,当你气血不足时,自愈力就无法发挥作用了,因为自我疗愈是需要能量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就无法修复那些有问题的细胞。</p><p class="ql-block"> 就站桩而言,外表看似很简单,其实包含着很多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混沌、阴阳、天人合一等。肌肉若一,是站桩追求的均衡状态,也就是常说的混沌。你站在那里,什么也不想,若有若无;把握阴阳,做到阴阳平衡,否则就容易生病。这就要求站桩时把身体在混沌的基础上分出松紧,使头脑呈现空空荡荡,进而得到充分休息。</p><p class="ql-block"> “气”从太极拳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历代太极拳家的论述中找到答案,例如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武禹襄的《十三总势说略》中的“气宜鼓荡,神宜内敛”,以及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的“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练钢,何坚不摧”。陈鑫在《太极拳拳谱》中的“中气贯足,精神百倍”等,这些拳论足以证明太极拳运动中,是有“气”存在的,并且,古代太极拳家对太极拳运动中“气”的认识,已经较为深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