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毛泽东八次接见红卫兵始末

🐴富哥🐴

<h3>1966年8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认为他们的行动“说明对反动派造反有理”,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并说:“不论在北京,在全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凡是同你们采取同样革命态度的人们,我们一律给予热烈的支持。”同时,毛泽东要求他们“注意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从此,红卫兵运动遍及全国。</h3></br>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h3>8月18日,毛泽东等开始在天安门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和红卫兵。1966年8月18日,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 大革命群众大会”,毛泽东等在天安门第一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 的群众和红卫兵。</h3></br>毛泽东接见红卫兵视频资料<h3><strong>这一天,毛泽东身穿军装,在天安门接见来自 全国各地的群众和红卫兵,接受并配戴了红卫兵敬献的袖章。</strong>此后,毛泽东又分别于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8日 、11月3日、10日、11日、11月25日和26日多次接见红卫兵。到 11月下旬为止,先后8次接见红卫兵和学校师生达1300多万人。这说明,毛泽东对红卫兵造反运动积极支持,把红卫兵和青年学 生视为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突击力量。</h3></br><strong> </strong><h3><strong>在毛泽东8次接见红卫兵的鼓舞支持下,各地分散的、零星的造反运动,迅速统一到红卫兵这个风靡全国的组织形式下,发展成为一股席卷数千万青年的浪潮。</strong></h3></br><h3> <h3>人民日报盛赞毛泽东接见红卫兵</h3></br><h3>从1966年8月至11月,毛泽东先后八次接见红卫兵,接受检阅者达上千万之多。这是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时的照片,从此红卫兵组织风靡全国。<br></br></h3></br> <h3>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h3></br> <h3>毛泽东与林彪谈笑风生。当日,首都北京举行有百万人参加的“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参加这些大会的主要是北京和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大会召开之前,毛泽东并没有出席这次大会的打算。当他得知参加大会的多数是红卫兵时,临时表示要出席这次大会。他要见一见红卫兵。他还要求工作人员为他准备了一套绿军装。这是建国后毛泽东首次穿军装。这个举动带有深意,说明毛泽东要直接管军队,还说明毛泽东鼓励军队要支持红卫兵造反。当天清晨5点钟,毛泽东身穿绿军装,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红卫兵看到毛主席后,顿时欢腾起来,“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天安门广场上空。</h3></br> <h3>1966年8月18日 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红卫兵</h3></br><h3><strong>1966年8月18日在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和红卫兵在一起。这天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中央领导人,林彪排在第二位,刘少奇降为第八位。</strong>林彪是党中央惟一的副主席,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四位副主席则被改为常委。这时的周恩来总理已身处难境,对于这天出现的楼上楼下两种气氛的极大反差,他想出了一个调解的招数,即组织1500名红卫兵代表上天安门城楼,安排在城楼的东、西平台上,等候毛泽东直接接见。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到东平台和西平台接见了这1500名红卫兵代表。这下可热闹了,它打破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沉闷空气,天安门城楼上城楼下的欢腾融为一体,“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歌曲声响彻城楼和广场上空。</h3></br> <h3><strong>毛泽东、林彪坐在红卫兵的中间。毛泽东从检阅台走到城楼西南角时,被一群红卫兵拦住了,他们拿着“红宝书”或小本子、钢笔,争着请毛主席签名留念。</strong>毛泽东一个一个地接过他们的本和笔,签上了“毛泽东”三个字。这时,一个女红卫兵给毛泽东戴“红卫兵”袖章,毛泽东高兴地接受了,并亲切地与她握了手。这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整整接见了六个小时,所以表情略显疲倦。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很快就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全国的红卫兵组织展开了“破四旧”的大规模行动。</h3></br><h3> <p class="ql-block">1966年8月18日首都红卫兵领袖宋彬彬给毛主席戴上了红卫兵袖章</p> <h3>1966年8月31日毛泽东第二次接见红卫兵</h3></br> <h3><strong>之后,中共中央于9月5日发出通知,决定全国各地的革命学生代表和革命教职工代表来北京参观“文化大革命”。</strong>全国很快就掀起了大串联的高潮,外地来京的红卫兵日益剧增。这次毛泽东接见了50万红卫兵。17时40分,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分乘五辆敞篷吉普车从大会堂东门出发,在两边各四辆敞篷警卫车的护卫下,缓缓地驶进广场的通道,检阅、接见通道两侧的红卫兵。</h3></br> 毛泽东不断地向红卫兵招手致意。“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广场上空。<strong>当车队驶到金水桥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下车登上天安门城楼。这次接见大会由代理中央文革组长江青主持。林彪戴着“首都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袖章讲话。</strong>他极力鼓动红卫兵的“横扫四旧”行动,并强调要重点打击“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h3>1966年8月31日 天安门广场</h3></br> <h3>9月15日毛泽东第三次接见红卫兵</h3></br> <h3>1966年9月15日第3次接见100万红卫兵。进入9月份后,首都接待红卫兵工作开始处于饱和状态,吃住发生了困难,不少接待单位叫苦连天,甚至拒绝接受接待指标。在周总理不断动员下,各部门只好挖掘最大潜力完成接待任务。</h3></br> <h3><strong>9月15日,毛泽东第三次接见红卫兵。由于红卫兵已经成了毛泽东的客人,北京各单位都对到北京的外地红卫兵热情、免费接待,因此来北京的红卫兵更多了。</strong></h3></br> 1966年9月15日,毛泽东在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陪同下第三次接见红卫兵 1966年9月15日,第三次接见按红卫兵期间,毛泽东与林彪、周恩来在城楼大殿休息室交谈 <h3>1966年9月15日,毛泽东、林彪、刘少奇、宋庆龄在天安门城楼上</h3></br><h3> <h3>1966年9月15日,毛泽东与张春桥、江青、周总理、姚文元、戚本禹、王力、关锋、穆欣合影</h3></br><h3>当天被接见的红卫兵约有100万人。这时,党内围绕红卫兵运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肯定;一种是反对红卫兵打倒一切、冲击工农业生产。这次接见红卫兵仍沿用第二次接见的方法,17时15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乘五辆敞篷吉普车从大会堂东门出发,先接见在广场和长安街的100万红卫兵,而后登上了天安门城楼。<br></br></h3></br> 1966年9月15日,毛泽东、林彪同时在天安门城楼上 <h3>10月1日毛泽东第四次接见红卫兵</h3></br> <h3>1966年10月1日第4次接见150万红卫兵。1966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决定把庆祝国庆和接见红卫兵合并进行,因此这次被接见的红卫兵有150万人。许多红卫兵半夜就守候在天安门广场等待毛泽东接见。</h3></br> <h3>上午10时,《东方红》乐曲响彻整个广场上空,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民主人士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林彪、周恩来讲话后,游行方队通过天安门,接受毛泽东的检阅。<br></br></h3></br> 1966年10月1日,江青与林彪握手 <br></br>1966年10月1日,江青与刘少奇握手 1966年10月1日,毛泽东走下城楼,来到天安门广场 周恩来与李讷、林豆豆合影 忧郁的周恩来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林彪、叶群夫妇在天安门城楼上 <h3>10月18日毛泽东第五次接见红卫兵</h3></br> <h3>1966年10月18日第5次接见150万红卫兵。1966年10月18日,毛泽东第五次接见红卫兵。为保障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25公里长的接见路线上的安全,首都工作组、北京卫戍区、公安局和各联指采取了全方位的警卫措施,对沿路两边的建筑物、住户、临街危险窗口、制高点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警卫、监控。</h3></br> <h3>8日12时50分,《东方红》乐曲响彻广场上空,接见开始了。毛泽东、林彪、周恩来各乘一辆敞篷吉普车,中央其他领导人分乘六辆敞篷吉普车,从人民大会堂东门出发,在12辆敞篷车的引导护卫下,首先接见广场的红卫兵,而后沿着长安街、建国门外大街、东三环路缓缓驶去。红卫兵秩序井然地接受了毛泽东的检阅、接见。这次只用了一个小时,就接见了150万红卫兵。</h3></br> <h3>11月3日毛泽东第六次接见红卫兵</h3></br> <h3>1966年11月3日 毛泽东第6次接见200万红卫兵。10月底,在北京的外地红卫兵越来越多,都要求毛泽东接见,不接见,他们就不走。11月3日,毛泽东只好再接见红卫兵。这是毛泽东第六次接见红卫兵。这次接见的红卫兵有200万人。</h3></br><strong> </strong><h3><strong>考虑到毛泽东的安全,周总理决定采取以红卫兵乘车通过天安门的方式进行第六次接见。</strong>搭载200万红卫兵通过天安门,至少需要60000辆卡车。当时驻京部队的卡车为数不多,首都工作组报请总理同意后,连夜从沈阳、北京、济南等军区和军兵种抽调卡车,火速运集北京,由北京卫戍区统一指挥编队。</h3></br>红卫兵歌曲视频资料 <h3> 1966年11月3日在天安门城上检阅红卫兵</h3></br><h3>11月3日上午10时10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接见大会开始。然而这种接见方式很不理想,搭载红卫兵的六路卡车,未能像演习那样顺利地通过天安门。因为当卡车进到金水桥时,车上的红卫兵都争着要看清毛泽东,车厢南面的人拼命地往车厢北边挤,卡车载重失去平衡,时有翻车的危险,司机只好放慢了速度,不能按计划进行,致使整个接见时间延长,直到下午3时才结束。毛泽东这次接见红卫兵,显得比上次还要疲乏,表现出很无奈的神情。</h3></br> <h3><strong>这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动找刘少奇谈话。毛泽东很长时间侧着脸同刘少奇谈话。</strong>毛泽东向刘少奇问候了他夫人和孩子们的情况。刘少奇作了回答,并向毛泽东表示:“现在文化大革命起来了,我也要到群众中去锻炼。”毛泽东说:“你年纪大了,就不要下去了。”这次在天安门城楼上,刘少奇见到了邓小平,刘少奇说:“小平同志,怎么样?”邓小平说:“横直没事。”刘少奇说:“没事,学习。”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对话。<br></br></h3></br> <h3>11月10日毛泽东第七次接见红卫兵</h3></br> <p class="ql-block">1966年11月10日毛泽东第7次接见200万红卫兵。到了11月中旬,来到北京的红卫兵更多了。北京的天气逐步变冷,周总理考虑到立冬后再接见红卫兵,保障娃娃们的衣食住行将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力图说服毛泽东尽早结束接见红卫兵的活动。经请示毛泽东同意,11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署了一个紧急《通知》,规定红卫兵和师生“暂停来京和到各地串连”。可是,这个最高权威的红头文件这时对红卫兵已经没有约束力了,来京的势头不但未减反而更猛了。为了早接见,早回去,周总理在第六次接见后的第七天,又安排了第七次接见200万红卫兵。因人数太多,周总理安排分两批接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月10日上午10时开始,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第一批150万红卫兵。红卫兵以游行的方式接受毛泽东的检阅、接见。这次接见进行得非常迟缓。红卫兵为了多看一会儿毛泽东,走到金水桥时,或是放慢脚步,或是打漩涡来回翻滚,直到下午4时才结束接见。11日,接着又进行第二批接见。把50万红卫兵摆在天安门广场、东西长安街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乘九辆敞篷吉普车进行了接见。这是毛泽东第七次接见红卫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p>